我们的“学习节”

2010年05月10日 09:12   来源:天津日报   晓秋

  5月5日是党员干部不该淡忘的日子:干部学习节。

  70年前,党中央为了“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使马列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郑重宣布每年的5月5日为干部学习节,要求各单位借此总结全年的学习情况和经验。当年5月5日便启动了第一届“干部学习节”。延安“干部学习节”虽然久违,但依然亲切;即使遥远,却启迪今天。

  如今,元旦、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自然受到特别重视,护士节、教师节等行业节也颇受关注,甚至连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也粉墨登场。然而我们却淡忘了曾经的“学习节”。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呼唤学习节。在学习节中,我们应该收获以下感悟。

  感悟伟大导师。学习节选择马克思的诞辰日意义非凡。马克思既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又是勤奋学习的光辉典范。享受节日,首先要与伟人对话,感悟马克思的“书卷气”。一是勤奋苦读。他博览群书,虽记忆力惊人却仍勤做笔记,为写作《资本论》,马克思学会了欧洲主要国家的语言,研究了1500多种著作,光笔记就写了100多本。二是百折不挠。他抱定为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目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几个子女死于贫困,但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正如他自己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三是科学治学。他几乎研读了欧洲当时的所有经典著作,但没有拜服其下,而是“六经注我”,站在经典之上,立足时代的高度,大胆探索,科学审视,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四是学以致用。他的学习研究始终结合推翻资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尤其是他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两个伟大发现”不仅成为那个时代“思想的高峰”,而且成为人类“永远的记忆”。

  仰望“当年延安”。延安是革命圣地,同时还是我党“干部学习节”的发源地,它是应该仰望的,那里留给我们太多美好、永恒的记忆:自力更生的传统、艰苦奋斗的精神、官兵一致的清风、革命胜利的信念以及勤奋好学的“书香”。在这里,党中央1938年创办马列学院,提出在全党开展一次学习竞赛;1939年设立干部教育部,毛泽东同志向全党郑重提出“本领恐慌”问题;1940年发出关于办理党校和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并设立“干部学习节”;1941年作出关于党员参加经济技术工作和调查研究的决定,毛泽东同志作了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经典报告。由此形成了我党空前的学习马列著作的高潮,中央高级干部划为10个学习组,毛泽东亲自担任第一组组长,中央领导争相传阅马列译作, 纷纷带头讲课、写作,留下许多感人事迹。回望艰苦、简陋的延安,今天我们该从中汲取多少刻苦精神和学习动力啊!

  盘点“读写人生”。延安“干部学习节”的要义是总结交流学习情况,于是这一天我们应该“扪心三问”:一问是否在学习内容上体现党中央“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二问是否按照“学习型领导”的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学习观念、正确坚定的学习目标、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和学以致用的学习成效?三问是否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状态,拒绝浮躁,摆脱功利,在思维与创造中体验快乐?我常想:做一个拥有充分时间学习的“自由人”,不为谋生写作,不因功利笔耕,用读书和写作装点一个别样的人生,该是多么幸福!

  开展系列活动。“学习节”我们可以开展好书推荐、心得交流、远程教学、表彰先进等一系列活动,既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更展示干部、老师和学员的风采,既有你讲我听的辅导讲座,又有人人为师的自由交流;既安排精读必读篇章的“规定动作”,又倡导个性化阅读的“自选动作”;既总结学习的经验成果,又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为学习优秀者提供舞台,让学有所成者得到褒奖,使学习平庸者感受压力,从而推进“书香城市”、“书香社会”建设。

  走过5月5日,有欣喜有感动更有启迪。今天的学习节应该是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光大,它绝不只是喜庆与热闹,而应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因此,它既是一种标志,更是窗口和导向,它不仅是5月5日这一天的绚丽和光彩,而是辐射岁岁年年、启迪日日月月的“新起点”。营造学习氛围、张扬学习个性、提升学习理念、体验学习快乐,这是学习节留给我们不断探索的永恒课题。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