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正在迅速地从文件语言变为社会流行语言。这说明,提倡“学习”,深得人心。
但是,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的认识,还应该深化。
《“基础工程”,基础怎么打?》一文,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和深思的问题:“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不仅要搞清楚‘什么是学习型政党、怎样建设学习型政党’,首先还要搞清楚‘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为了什么’。”
是要问一问“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问得好!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者认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是“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并且要通过这样的学习不断“超越自我”。崇尚学习的中国古人,历来强调“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也希望通过学习不断“超越自我”。
你看,“学习”这个词,在汉语中由“学”和“习”两个字组合而成。
“学”,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知识累积过程。而且古人常说“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提倡“学而不厌”,把学习看作一个长期的过程。
“习”,具有“重复”、“反复”和“体验”、“实行”的含义。所谓“温习”、“复习”即为“重复学”、“反复学”;所谓“练习”、“演习”即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体验”、“实行”。从哲学层面来解读的话,如果“学”理解为“认识”,那么“习”就可理解为“再认识”。所以,古人经常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因此,不仅要提倡“学习”,而且要深究一下“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为了什么?”
有人认为,提倡“学习”可以遏制“浮躁”,可以减少“应酬”。不要以为那些“浮躁”之人不在“学习”,他们也在学习,学如何投机取巧;不要以为那些“应酬”忙人不在“学习”,他们也在学习,学如何搞关系、谋“好处”。甚至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也在孜孜以求地“学习”享受之道。而且,这样的人往往也以“终身学习”为乐。
有人认为,提倡“学习”可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当干部的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水平。这是很正确的。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年代,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无论是一个政党,还是一个干部、一个党员,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落后于时代。但正如《“基础工程”,基础怎么打?》一文所说的“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这仅仅是一个基础,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形成一个组织的集体意识”。
确实,“学习型”在“学习”之后加一个“型”字,不仅强调“人人学习,终身学习”,不仅强调学习要经常化、制度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形成一个团队的“共同理念”。
《“基础工程”,基础怎么打?》一文,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讲起,从“大众化”与“学习型党组织”的关系破题,把文章的落脚点放在形成一个团队的“共同理念”上,既点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关键之点,又提出了我们今天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意义所在。
确实如这篇文章之所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一个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类大政方针的思想统一问题。
我们讲理论创新也好,讲理论武装也好,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好,讲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使得我们的党员干部形成这样的“共同理念”。
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的目的,就在于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根据,就在于此。
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意义,就在于此。
所以,问一问“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使命和战略任务能否完成,关系到我们党对人民所作出的承诺能否实现。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