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式母爱无需道德评判需社会反思

2010年05月07日 11:08   来源:千龙网   龙丽纤
    52岁的大娘沈孝莲第一次从涪陵到重庆探望收破烂为生的儿子,临走时为给儿子节约车费她不辞而别。其实沈孝莲身上也没有钱,短短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她却徒步走了18天,晚上住涵洞,饿了到农户家讨点稀饭吃。老人脚上穿的解放鞋早已磨穿,两三个脚趾都露在外面。(据5月6日《楚天都市报》)

    总有一种感动无法言喻,总有一些凄凉无法置身事外。看着新闻中母亲弱小的身躯爆发出无法比拟的强大的母爱——为了给生活过得并不宽裕的儿子省点路费,她步行18天,仅为省下那100块钱。此情此景,任何种心理承载能力再强的人,也无法掩饰徘徊在眼角的泪水,是感动?是钦佩?还是控诉,亦或是是对整个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一种无声的反抗?

    诚然,给母爱增添注脚无疑有对母爱的不尊重,甚至亵渎之嫌,而网友的留言也几乎全是对这位伟大母亲的赞美之词。略微有些瑕疵的是,总有些人喜欢站在价值的高度去看待问题,站在自认为普世的角度去认清楚事情的真相。在“拜金主义”风靡,在愚公移山逐渐沦为笑谈的当下,对于有些感动的赞美也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在社会上断难以掀起波澜,事情一过,一切又风平浪静,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犹记得一个老太太为还一元钱钱而走了老长一段路的旧闻,试问,如今还有谁记得当时的感动?

    爱就是爱,亲情就是亲情,这些是任何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难以解释的清的话题,因为其包罗万象,而且千变万化,纵使这些专家有七十二般变化,也大多是赶不上事情本身的变化。故而,在爱面前,尤其是这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的,价值评判都是无济于事的,只要有母爱在,价值评判在其身上永远是苍白无力的。

    诚然,母爱的表现方式有多种多样,但这都基于一些常规伦理与道德,可新闻中的母亲,表现出来却是几乎自残的母爱,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去为儿子减少开支,而这开支却又仅为100元,这多少就有点不合常规清理的。不合情理事情的背后必有不为人知的真相,一直以来,国家对于困难户、五保户的保障措施并非没有,资金拨款也在制度之内。如果没有莫大的困难,谁也不会舍不得花费100元的车费,可实情便便如此,其背后玄机值得深究。

    在笔者看来,原因无非有二,一是救助机制的确不够健全,资金的确不到位;二是有人从中作梗,中饱私囊。无论是何缘由,亦或是二者皆而有之,如今的母亲步行18日为省一百块钱就是一封活生生的举报信,倒逼政府部门完善并执行好救助机制。现如今,母亲节即将来临,请允许我真诚地母亲说一句:妈妈,您辛苦了!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