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兄弟”带来的思考

2010年05月05日 07:4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秦学民

  读了《中华工商时报》上刊登的《“信义兄弟”感天动地》一文,对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所作所为由衷地感动和钦佩。在“信义兄弟”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他们是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骄傲,更是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乃至全社会学习的榜样。在学习和感佩之际,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笔者对诚信问题也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早就明确说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而在民间则一直秉承着“人无信不立”的原则和信条。诚信的美德是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条血脉,尽管当今拜金主义的利刃不时地割伤她,但她终究不能也不会被割断,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捍卫她、壮大她的队伍和潮流中去。

  诚信是一种良知。在“信义兄弟”接力为农民工发放工资的过程中,我们不难注意到,他们紧紧地抓着一个时间点,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在春节前把工资发放到农民工手中。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辛苦一年,要在这时候松口气,要在这时候盘点一下收成,对自己也对亲人们有一个交代,有一些抚慰和回报,这时候,农民工们眼巴巴期盼工钱到手却又不能遂愿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这一诚信的理念,无疑滋生于良知的沃土。

  诚信是一种尊严。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尊严论”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普遍共鸣。生活得有尊严,是当今人们特别是农民工这样的弱势群体非常迫切的一种需求。“信义兄弟”的诚信行为,尊重了农民工,维护了农民工的尊严;同时也尊重了自己,树立了自己的尊严。

  诚信产生感召力。当一个工程项目的开发商一时拿不出工钱,承包项目的工头带着工人撂挑子不干了,开发商情急之下向孙水林求助时,孙水林召集工友们商议,40多名工人说:“孙哥,只要你发话,即使拿不到工钱,我们也愿意跟着你干!”工友们的莫大信任,孙水林也只有以诚信才能换来。试想,作为一名企业家,如果能与员工们建立起此等信任,

  同心同德,和衷共济,企业还有什么样的坎儿不能越过?

  诚信产生创造力。台湾学者萧民元在他的书中谈过对诚信的亲身体验和深刻认识,他写道:“诚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精神状态。就深度而言,诚愈深愈有创造力。”从事创造性强的工作的人,比如科学家、艺术家等,大多对此深具同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创新者只有切实扎牢诚信的根基,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创造力,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诚信产生生命力。当前,广大非公有制企业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转方式、调结构、谋发展的过程中,诚信的态度至为关键。目光短浅,置身事外;阳奉阴违,我行我素;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诸如此类,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与企业成功南辕北辙。只有以诚信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对待资源与环境,对待市场与消费者,才能保证企业不因违规而被约束,不因落后而被淘汰,进而始终在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上健康发展,基业常青,扬帆远航。(作者系山东潍坊市工商联副主席)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