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京华时报:不能办伤农的农运会

2010年05月04日 07:09   来源:京华时报    魏英杰
    近日新华社连续报道,河南南阳为举办全国农运会,推平上千亩即将成熟的小麦改种景观树。

    千亩麦田顷刻化为乌有,种上成排的青嫩树苗,触目惊心。在举办农运会这一重大任务前,小麦何其弱小,农民何其渺小,以至于地方政府都等不得小麦成熟收割,也来不及和农民“有话好好说”,说平就平。

    南阳此番征用麦田改种景观树至少涉及两大问题,一是基本农田保护,二为农地赔偿。南阳是如何绕过基本农田保护这条红线,又是如何说服和赔偿农民,细节尚不完全明晰。当地毁麦种树这种“野蛮思维”,令人担忧。报道称,南阳市国土局正在对这一事件展开调查。让人心生疑虑的是,相关部门对发生在眼皮底下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毁麦种树行为毫不知情,还是基于各种考虑充耳不闻?在这种情形下,对国土局“儿子监督老子”能出什么结果?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农运会是农民的盛会,如今却是在糟蹋农民土地的序曲中操办。农运会召开之时,这边选手们在表演抛掷秧苗、搬挑粮食等项目,哪里会想到那边许多农民已因此失去插秧种地的权利。如此一场伤农的农运会,却不知农民选手看到后有何感慨,也不知主办者得悉后将作何感想。毫无疑问,这样的操办方式不仅与农运会宗旨不符,更有损于农运会的原本意义。

    上届农运会在我的老家举行,主场馆就建在我生活过的地方。那是一片围海造田而来的大好良田,每年只要把稻苗播种好,只需等待收割。记得小时候,我多少次在那片看似无边无际的水稻田里玩耍、抓螃蟹,有一次还因为迷路找不到自家的田地。可如今经过那里,整片农田已经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耗资10亿多元的体育中心,以及周边“配套”的工业、住宅楼。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农运会,却不知道这座主场馆如今何种用途,也许正如当地农民所说,只好请人来养蚊子了。

    就在几天前,第七届农运会筹备会议在南阳举行。市领导在讲话中指出,农运会筹备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单位和部门要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这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当然是好的,体现了当地办好农运会的信心和决心,但是不能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地狠干蛮干。否则即便赢了政绩,恐怕也将伤了民心。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