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指数”是个什么东西

2010年04月29日 11:05   来源:中国网   司振龙
    27日,记者从重庆市九龙坡区获悉,随着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和“平安重庆”的建设,重庆市民普遍感觉安全感增强。统计显示,重庆市2009年公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4.3%,创近6年来最高水平。其中,九龙坡区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4.37%,成为重庆最安全的区县。(4月28日中新网)

    看这条消息的第一感是高兴,为重庆和重庆市民感到高兴。重庆是个很有意思的城市,07年春季,笔者曾在当地一家报社度过一段短暂而愉快的日子,重庆瑰丽的风物人情,尤其大街上靓妹之多,都留给了我相当舒适的印象。第二感呢却是有点疑惑。所谓“疑惑”倒不是说怀疑重庆的安全或称报道失真,而是“重庆市2009年公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4.3%”“九龙坡区公众安全指数达94.37%”——这里的公众“安全感指数”是个什么东西,我越想越想不明白。

    显然,“安全感”是个心理学上熟词,望文生义,大致理解为“安全的感觉”或“所感觉的安全”当是没什么大差错的。而名称加上“指数”并经由“统计显示”,则显然“安全感指数”是个“被统计出来的安全的感觉”的东西?这样说逻辑上貌似能通,道理上却等于什么都没说。同时一个问题被悬置了:姑且假设像虚无缥缈的“幸福感”一样,“安全感”也是可以被统计的,“指数”从何确切的统计依据而来?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以“安全感指数”为关键词百度了一下,关于其的确切定义或解释没看到,类似标题字样的新闻倒是见到了不少。其中,靠前的几页占相当部分正是重庆方面的,例如“重庆市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4.3%”年初就有了(1月6日《重庆晚报》),也有媒体标题为“重庆全市各地区群众安全感指数首次超90%”(1月5日中广网)或称“重庆近9成市民认为打黑除恶行动增加安全感”(同上新华网)。比较靠前的还有:“2008年度河南省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4.01%”,“瓮安安全感指数排名由贵州省78位升至23位”,“周口市公众安全感指数达到94.18%”,等等,从各省到市到县,不一而足。

    百度了谷歌,再谷歌一下,基本亦然。略可称作“知道多了”之意外收获的是,在一个名叫“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网”的网站上,可以找到“安全感调查”的专属板块,多是各地“安全感”报道报告的汇集。较早,刊发于去年8月份,一篇题为《“群众安全感指数”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稍靠谱的论述文章,如是介绍说:“目前,群众安全感指数是通过问卷设计,单一指标由百姓对周边环境、治安状况及与安全有关的指标进行主观判断进行计算得出。”——然则,指标是什么指标,计算是如何计算的呢?还是不知道。仅知道:半天搜索所见,好像各地的“安全感指数”都很高,纵向比大都节节升高,横向比则似乎一个比一个高,有报道安徽黄山了达到了“97%”,也有报道江西万年达到了“97.54%”。

    想起了一件趣事,在前些年洗发水广告很盛的时候,一个听起来很专业的词语——“柔顺度”——几乎是无广告不提的,现今则好像成了美发行业的业界术语。事实上,这个词原本只是广告语。还在从业广告文案之时,我曾向较早使用它的前辈们请教怎么回事,“柔顺”怎么“度”出来?得到的法门为:没人知道怎么“度”,有人敢提高(“柔顺度”)99%,毫不迟疑地让你的客户(产品)达到100%就对了。作为一项与公共安全相关的重要数据指称,“安全感指数”或许不至于如此“做空”。但怎么“指数”出来的、怎么出来的“指数”,笔者很怀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抑或者有请出炉机构说点来由才好?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