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出国留学,你够格了吗

2010年04月26日 13:47   来源:荆楚网   范敏
    在这个就业压力空前剧增的时代,出国留学成为无数年轻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出国留学,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选择留在国外工作,生活,过着令外人羡慕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回国,而所谓的“海龟”们就业范围更广,优势更大。藉此,出国留学成为无数人摆脱当今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的“热渠道”。年轻人们梦想着出国留学,而深受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思想影响的父母们也秉承着“一切为了儿女”的原则,缩衣节食,省吃俭用,创造机会让儿子或女儿能够出国留学,将来有个好工作,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因此,中国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海龟”,且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可是父母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真的是为儿女好吗?

    今年4月21日,重庆晚报一则新闻“留美博士求爱遭拒杀死女生被判终身监禁”震惊了我,男主角朱海洋,25岁,来自中国宁波,是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中国籍博士生。该校认识他的华人教授及中国留学生都对他有良好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代人热情,温和友善,较受朋友欢迎的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令人羡慕的高学历的博士生却残忍地杀害了拒绝自己求爱的同校师妹。其行为令人发指,这难道就是所谓高学历留学生的所谓的“高素质”?我不禁怀疑,这种也让无数人唏嘘。仅仅就因为被拒绝求爱就狠心地毁灭一个鲜活的生命,让其家庭陷入丧女的痛苦中。当然,朱海洋的事件不是特例,近年来国际上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发生的杀人,抢劫的恶性事件不少,损害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我不禁拷问,像这等人出国留学够格吗?父母们在忙着为子女铺桥搭路的时候似乎忘了一项重要的事,提高子女的抗压能力,磨砺其心理素质,使他们拥有抗挫折的能力和勇气。这是中国留学生所缺乏的,但恰恰是一个出国留学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当你还陶醉在自己的出国梦时,请慎重地想一想,你自己够格吗?

(责任编辑:年巍)

延伸阅读
  • ·同步出国留学30年     2008年10月15日
  • ·女人你为什么要嫁给外国人    2009年10月14日
  • ·保障房申请乱象昭示监管失范    2010年04月20日
  •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