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难中淬火的志愿精神更臻完美

2010年04月22日 08:20   来源:千龙网   蔡方华

  连日来,香港义工黄福荣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黄福荣是香港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但长期热衷公益事业。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他就曾经前往四川做了几个月的义工。此次玉树地震发生之前,黄福荣已经在玉树孤儿院义务工作了一段时间。本来已经逃过了强震的黄福荣,为了抢救三名孩子和一位老师,又毅然返身回到教学楼,最终不幸被余震夺去了生命。

  黄福荣的遗体回到香港的时候,香港特区政府给了这位“香港之子”最高的礼遇,政府官员和警察仪仗队前往口岸迎接,灵柩覆盖着区旗被送往世界殡仪馆。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曾荫权赞扬黄福荣是“香港的光辉榜样”,称他无私而英勇的行为令人肃然起敬。

  虽然不是每个志愿者都有黄福荣那样的传奇身世,但是在玉树,所有的志愿者都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央视赈灾晚会上,第一次走上荧屏的才仁旦周是那样质朴和稚嫩,但他却是玉树年龄最小的志愿者。凭借着自己流畅的汉语,才仁旦周在震区为伤者和医生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你哪里疼?”“好些了没有?”“你舒服不舒服?”这是才仁旦周在当志愿者时说得最多的三句话。在解释自己当志愿者的初衷时,这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说出了很多灾区群众的心声:解放军从那么远来救我们,我为解放军做一点事也是应该的。

  才仁旦周成为志愿者,缘于朴素的感恩意识。黄福荣献身于公益事业,则起因于“香港之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不懈追寻。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同一种特殊的光亮,那就是奉献和担当的情怀。无论捡垃圾还是当翻译,无论搬运物资还是抢救遇险者,都是为了贡献出自己的热力与能量,都是为了战胜苦难、见证生命的灿烂和人性的伟大。

  志愿者身上不仅散发出强烈的感性光辉,同样也表现出理性的精神力量。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在玉树地震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带着数十台挖掘机和各种物资设备奔赴玉树。他所率领的江苏黄埔抗震救灾民兵连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工作,拥有丰富经验。在玉树,这种有组织的志愿行动成为政府救援的一种重要辅助力量。

  在玉树还活跃着多支民间专业救援队伍。与普通志愿者不同的是,民间专业救援队大多有着较为丰富的户外和高原经验,受过专业的救援训练,了解志愿者最适当的工作位置。这些以网络形式凝聚起来的志愿者,通过专业的分工和有组织的调配,弥补了政府救援难以避免的疏漏。他们在地处偏远的居民点排险救人,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带去食品和饮料,为高原巡诊的医护人员搬运药品和器械。他们以艰苦而琐碎的劳动,成为玉树救援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玉树地震救灾中,志愿者不仅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还反映出日臻成熟的志愿精神。他们奉献热情但不事张扬,以朴实的言行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努力配合政府救援的大局,自觉站位于最需要志愿劳动的中间环节,成为强大社会救援行动的补充。他们不仅为灾区群众献出了爱心、热诚、财富乃至生命,同样也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了雪中送炭的愿望。

  从汶川到玉树,重大自然灾害考验着整个社会。政府的强大组织、快速行动和资源调集,无疑是抗震救灾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但是,从公民中自发孕育而出的志愿精神,同样也是重要的支撑。在灾难中经受历练并不断壮大的志愿者队伍,以及被苦难反复淬火的志愿精神,也成为我们社会走向成熟和文明的一个保证。就像黄福荣让香港人体会到了什么是光辉一样,就像才仁旦周让无数成年人体会到了什么是纯真和无私一样,更多无名的志愿者将让我们意识到,一个社会凝聚为一个整体,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