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大理采访时发现,正在扩建的公路,使大理唐代建筑龙首关变得面目全非,仅剩的几段城墙也危在旦夕。此前文物部门下发两次停工通知,但施工方都未理会。而交通局赵勇超书记则称“文物部门不就是要钱嘛!现在已经把钱打给他们了,他们也就不说什么了”。(4月19日《中国青年报》)
又一处珍惜的遗存惨遭不幸,在飞速推进的建设步伐前,所谓古迹从来都不堪一击。不尽通达的公路,替换了原先完整的龙首关。扩张的现代文明,再次以一贯的强势斩断了自唐而来的回忆。谁都知道,之于大理,龙首关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是大理四大奇景之一,更是悠悠千年历史的厚重一笔。诚如当地村民言,“龙首关被破坏,大理的历史就不完整了”!
遗憾的是,民间的不满情绪与抵制行动,并未能得到官方的积极回应。施工依旧在忙碌地进行,且选择了一种破坏最为彻底的方式。很多时候,建设的决绝已然形成惯性。于是任何试图使其逆转的努力,都显得无力而落寞。龙首关的不幸,显然不是孤本。在这块土地上,从来不乏残垣断壁,从来不乏被摧残得支离破碎的文物胜迹。
苍山之下,洱海之畔,龙首关尽显悲情。不难看出,这种不幸根源仍在整个社会弥漫的“经济人思维”。城市化大步扩进,决策者习惯在权衡利弊中做出选择。且权衡的标准多以“市值”为据,而非“价值”。正是基于此,官方举措与民意情绪的背离就很可以理解:尽管村民有千万个理由,论述龙首关有如何不可估量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但是,地方政府认定一条公路能带来更多的“市值收益”。于是龙首关让位于公路扩建,显得很是合理。市场博弈中的利益最大化思维,成为政策选择的基石,于是文物古迹的悲剧命运便成为某种必然结局。
龙首关的不幸,带有各地古迹共性的悲情色彩,更有自己的个案特点。根据报道中传递的信息看,这本是场可以避免的不快。如果按照设计之初的线路施工,对龙首关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但,这样一种温和、理性的方案最终遭到否决。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更加直接、粗暴的施工线路——对潜在收益近乎偏执地狂热追求,使得施工方不愿多拐一个湾,多走一段路,多拖一天工期。就这样,无奈逐利之焦急、建设者之傲慢,龙首关被生生穿过。
龙首关惨遭破坏,无非是职能部门权衡“市值收益”后的最优选择。但,一个负责任的施政群体,始终不能如企业主般只顾狂热逐利;一个有内涵的城市,终究不能靠高楼大路支撑。这就要求政策选择过程中,更多地看重“价值”而非“市值”,惟其如此传统才至断代于今朝。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