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吴川市民政局近期在闹市区放置13副棺材,并挂上写有“殡葬管理监察大队”和“葬改举报中心”的牌子。民政局上述所为已引发了当地民众、师生的强烈不满。据悉,民政局该举动源于一起土地归属争议。(广州日报4月13日报道)
现在似乎进入了一个“创意维权时代”,为了获得社会的注意力,都在创意上不断挖掘。社会注意力确实能推动正义的实现,可以说是制度缺位之下的次优维权手段,所以,珠海桥成了民工讨薪的圣地,剁指明心的孙中界成了维权者的榜样,有的创意雷人,有的残酷。到现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也从残酷的维权故事当中借鉴到了经验,带着狮子老虎扯皮的郑州市动物园还没消停,这边民政局又将棺材用作了道具。
社会的关注力总是喜新厌旧,创意也从“说学逗唱”,变得越来越出人意料,走向了作秀的虚妄。棺材作为申诉道具符号,这是古代人民表达惊天冤屈时候才会用的方式。只是不满法院对其土地利益认可的撤销,而将棺材放置在闹市,如此噱头不可不谓惊悚。看来,民政局在创意策划上费了不少功夫,只是相对于其要表达的诉求,绝对配不上这样一个过于夸张的符号,明白事理的人估计都有些“浪费表情”的失望。
是什么让吴江市民政局,一个本来强势的行政部门如此敏感,如此委屈?在现代的政治伦理之下,如果法院作出的裁决有理有据,吴江民政局没有道理选择不服从,而放弃作为行政机关的应当笃信法律的信仰。退一步说,遇到法院裁决不公正,民政局也可以申诉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而不能将法律视作儿戏,可以用“棺材”等物调侃一番。大路朝天,民政局却专走“偏门”,有恶作剧之嫌。
但需要指出的是,民政局这个恶作剧一点都不好笑,没有一点文明行政的风范,相当恶俗。棺材作为丧葬品置于闹市中的民宅门前,就是对当事者的一种诅咒,一种恐吓。且不说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吓到小朋友了怎么办。同时,如此过火的行为也浪费了社会的关注,消耗了媒介资源。为了一己之私,耽搁公共生活,不是被部门的利益蒙蔽了心眼,又是什么呢?
堆棺讨地,让人们看见了一个行政部门的表情,表面上委屈万分,敢于彰显其行为艺术创造力的天赋。实际上却暴露了它的小气、自私,蛮横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只是善于逞凶耍狠。试想,我们如何能够信任这样一个耍性子的行政部门呢?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