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次交通事故“撞”出了一个“模范公仆”

2010年03月27日 07:57   来源:红网   宕子
    千呼万唤始出来,针对“公车周末出游撞私家车起冲突事件”,25日,福田区香蜜湖街道办副主任房艳首度露面回应称,“基层公务员没有周末的概念,我路不熟,所以我哥开车带我去考察”,而对记者所提考察项目名称、具体位置等问题,房艳解释“只是听说,没找到”。涉事私家车主宋先生对“考察说”极度愤慨,直言“这是找理由搪塞”,而福田区尚未接到该事件正式汇报,香蜜湖街道办有关人士称“已口头汇报了”。(3月26日《南方都市报》)

    从南方都市报两天以来所报道的事实来看,这位宋先生可还真是一不折不扣的“刁民”——不就是人家撞了你的车,又不是故意撞的,何况是“人民公仆”撞的,赔你钱不就得了,干嘛还一定去管她开的是公务车还是私家车,是保险公司赔还是自个儿掏腰包呢?等到交警大队协助处理的时候,还非得拒绝签字,说什么“我不能让公职人员滥用纳税人的钱!”真是一根筋的人呀——说得不好听一点,也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更有甚者,当人家房副主任解释说自己并非“公车出游”而是“去考察”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就坡下驴,楞说这位连周末都在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是在“找理由搪塞”,真不知道他脑袋里面是不是进了水,到底是怎么想的。

    作为打一出生就接受“人民公仆”优良的服务的良好市民(和“刁民”要划清界线),我一向对“人民公仆”存着一种感恩戴德的心理。现今这世道人心不古,我有很多朋友都是公仆队伍里的一员,他们可不像我们可敬的房大主任一样,“没有周末的概念”,连休息时间都想着上班的事。他们在周末时可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玩的玩,一样都不落下,周末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至于是否会像房主任一样“公私兼顾”,我可是从来也没打听过。与他们相比,我真是打心眼里敬重房副主任,她在休息的时候还心心念念挂着养老院的事儿,让自己的哥哥陪着开车去调研——这岂是我们这种凡夫俗子,精神境界比较低的人所能做得到的。冲着房副主任这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敬业劲儿,就算她一时犯糊涂说错了什么话,或不小心擦碰了谁的车,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原谅。在此,我奉劝宋先生不要再纠缠不清了,因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到底是谁为公,谁为私,我们深圳市民的心里都有数。如果宋先生胆敢再为难房艳主任,我建议公安部门果断介入,以敲诈罪关上他几年,看他还敢不敢放刁。

    虽然撞车并非什么好事儿,但庆幸的是,经此一撞,我们深圳市民发现了一位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的平凡的英雄——房艳副主任。我建议,应该号召全深圳市——应该是全国——的公务员队伍都向房艳同志学习,学习她忘我工作的革命精神。也许,房艳同志在这次事件中有处理失当的地方,但瑕不掩瑜,上级有关部门不应该揪住这种鸡毛蒜皮的事儿不放,更不能因此将她清除出公仆的队伍。

    相反,这次撞车事件所造成的损失都是因公所致,应该全部公费报销。另外,为了嘉奖房艳同志,应该给她配备司机和专车,以免她以后在工作中因为“路不熟”,又要去麻烦她哥哥了——从这次的事故中,我们发现她哥哥的驾驶技术可能危及到房艳同志的生命安全,为了确保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配备司机和专车的事情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李志强)

延伸阅读
  • ·说空话,赶下台还不够    2009年12月29日
  • ·没有品格的幸福值得向往吗?    2009年12月28日
  • ·政府奖励公务员考试不妥    2010年01月04日
  •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