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请自两会始

2010年03月09日 07:13   来源:新民晚报   李泓冰
    今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句很抢眼的话,迅速成为媒体焦点,甚至被评价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亮点。温总理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这条件如何创造?批评与监督从何起步?很自然地,我们想到了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

    人大代表,本来就是人民的代表;政协委员,本来参与的就是政治协商,批评、监督政府,正是他们的神圣职责。然而,我们发现有些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最经常用的语汇,是“非常赞成”、“令人振奋”、“清新务实”、“认真解读”、“耳目一新”等等。

    全国人民、北京人民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让代表和委员一年一度在北京参政议政,兹事体大,事关国体与国本,事关执政基础。宪法赋予人大代表以神圣监督权力,包括评议工作权、审议工作报告权、质询权、询问权、视察权、建议权、执法检查权等等,自然希望代表、委员不只是鼓掌、喝彩和说些空话。

    一位文艺界委员坦率地称,在几届委员的任期中,从未投过弃权票和反对票。或许,这位委员性情温和,不喜欢挑刺儿,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政协委员,在“政府工作与人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温总理语)的时候,却从来不质疑、不反对、不批评政府工作,期期以为不可。然而,类似只栽花、不挑刺的代表、委员,并不鲜见。

    所幸,有不少代表、委员还是清醒的。就在今年两会,在全国政协无党派委员联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委员张抗抗对其中提及“灰色收入”的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灰色收入到底是什么收入?所谓“规范灰色收入”,是否要将灰色收入合法化?

    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几乎都是喝彩声。当然,我们并不怀疑这样的喝彩绝大部分出自真诚。毕竟,报告都是在大量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在基层和专家层面大量征集意见之后形成的,集思广益、谋定后动,读后叹服也是很自然的反应。但是,不能排除也有一部分代表、委员,已经习惯了凡报告必鼓掌的惯性思维方式,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挑刺的勇气和能力。我们知道,在一条船上,如果所有人都站在同一侧,一边倒,船就会有危险。因此,像张抗抗这样勇敢地站在另一侧质疑的代表委员,就令人肃然起敬。

    其实,温家宝总理几年前就曾说过,“如果在人民大会堂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群众不关心,不议论,不提意见,不谈想法,这个报告是失败的。”可以想见,如果代表、委员也“不提意见、不谈想法”,想必也会令温总理失望吧。

    当然,如果说人民批评、监督政府还不顺畅的话,最大的阻力来自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他们对批评、监督还不适应、不习惯。现在,温总理提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请自两会始。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