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机构在现实中往往扮演着解决群众问题的“青天”角色,群众希望通过信访机构把他们的呼声告知领导,也希望通过信访解决一些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多听听老百姓的呼声,多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多从制度改革上想办法,总归是能做点实事的。
虎年新春伊始,汪洋书记再次把春节后上班调研的第一站定在了省信访局。去年,汪洋书记便曾选择年后一上班即来此调研,连续两年把调研第一站放在信访机构,充分说明信访工作的重要性。汪洋书记也特别强调,信访部门是党委、政府部门除了诉诸法律以外,能开诚布公地讲话的地方,在这里,能听到各种各样的群众意见和呼声,能听到对于政策执行中可能出现各种漏洞的见解和建议。
信访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它能够直接反映群众的呼声和利益。信访工作做得好,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大为减少;信访工作做得差,许多工作就会遭遇群众阻力而难以推进。信访机构在现实中往往扮演着解决群众问题的“青天”角色,群众希望通过信访机构把他们的呼声告知领导,也希望通过信访解决一些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俗话说:“群众工作无小事。”信访工作涉及的又通常是群众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更加“无小事”。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虽然很多群众选择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但这种意见的表达受制于文化水平、网络水平以及互联网管理制度等限制,依然是不足的。信访毕竟是一项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沿袭的传统利益诉求方式,其目的在于民间所言的“直达天听”。所谓“直达天听”,其实就是让老百姓的呼声被领导知道,被领导关注,以解决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
设立信访部门的关键还是要化解矛盾,只有矛盾化解了,群众的呼声得到响应了,“青天”声才会此起彼伏。但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逐步推进的今天,官员不能止于“青天”的荣耀,更应当在制度改革上下工夫,不能因为信访工作做得出色,就放缓了法治建设的步伐。信访工作是法治的补充,而绝对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主流渠道。在中国社会业已形成各类阶层的今天,各种利益冲突不断,各种问题错综复杂,即使一个领导精力再旺盛,也无法穷极所有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必须对繁杂的社会问题有一个宏观上的解决办法。这个宏观上的解决办法,不是无的放矢,不是拍脑袋决策,而是根据群众的呼声条分缕析,查知矛盾的集中点,查知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更加关注群众的呼声,便是要包括信访部门在内的各种民意反映机构及时收集群众意见,既寻求从微观上化解矛盾,也寻求从宏观上化解矛盾。这就是说,应当有效利用各种能够反映群众呼声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使各级党政机关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群众的诉求。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反映群众呼声的平台越来越多,越来越迅捷,各种媒体形态的出现以及传统媒体的革新都在有力地促进意见平台的建设。但如何有效利用信访机构、大众传媒、新兴媒体以及社会民意调查机构等各种意见平台,使其发生合力,最大程度地推动社会问题的化解,对于管理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个全新的衡量。其实,各类意见平台一方面扮演着收集群众呼声的作用,一方面也扮演着社会解压器和减压阀的作用,如果管理不当,譬如信访机构工作不到位,可能会造成越级上访量增加、群体性事件增多等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的爆发。传媒管理亦是如此,如果在传媒上看不见群众的呼声,一味歌功颂德,掩盖社会矛盾,那便不能舒缓社会的对立情绪,虽然可能有助于官场稳定,却一定无助于社会稳定。
新的一年,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然而,无论如何复杂,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多听听老百姓的呼声,多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多从制度改革上想办法,总归是能进步,总归是能做点实事的。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