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虎年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80后白领没有分享节日后的喜悦,而是纷纷在网上晒自己的春节账单。在一项“这个春节你送出多少红包?”的调查中,有超过65%的调查对象选择“占月收入比例的200%以上”。面对节日巨大开支,年轻白领叫苦不迭地称自己继成了“房奴”“卡奴”“孩奴”后,又成为了新一代的“节奴”。(2月21日《北京晨报》)
这些年,带着各种前缀的“奴”频繁成为新名词。“×奴”的出现看似某个群体的一种无奈呻吟,但实际上,“×奴”的形成某种程度上也是人们心理变化的体现。
过节送红包原本是节日氛围的构成之一,适当的红包也是表达感情的手段之一。可是,看看一些白领们的春节账单,用来孝敬老人和表现实力的红包,不但压弯了这些人的“腰板”,也压垮了节日的精神内涵。原本无法量化的节日氛围和感情,却在红包的攀比下,被明码标价。在这种误导下,过节成了一种负担,也使其成了“节奴”诞生的载体。
节日让一些人变成了“节奴”,这种转变和反差似乎曲解了节日的本意。而这种曲解的诞生,不是节日和红包的错,而是人们心目中虚荣心在作怪。不能否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面子高于一切。而这种认识一旦“过上节日”,会让一些人产生不展示一下经济实力,会觉得很没面子的错觉。为此,部分人不顾个人实力,盲目攀比,最终落了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下场。“红包有价情无价”,就在这种冲动的思维下,俨然成了过客。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