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观察家 以“不再愿意继续对谷歌中国的搜索结果进行审查”和遭受黑客攻击为由,谷歌本月12日扬言退出中国市场。在经过一星期的“考虑”和世界范围的炒作后,18日谷歌表示“一切业务正常运行”。谷歌高调退出中国事件,最终以“闹剧”收场。
其实,谷歌在中国拥有两个网站:google.com和google.cn。谷歌声称要退出中国市场的,只是google.cn。而谷歌在中国的绝大多数流量和收入都是通过google.com提供,google.cn只占很小一部分。
google.cn如果真退出中国,其实就是一次不良资产清理:2006年推出的google.cn是谷歌不折不扣的一块鸡肋,经历了多次高调的市场运作和巨大投入后,不但没有取得成功,反而风波不断,从牌照门、偷税门、涉黄门到谷歌图书馆计划遭起诉,水土不服让其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
一场闹剧,双输的局面,谷歌退出中国被称为“其历史上最傻的决定”。然而,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却显示这是谷歌精心策划的一场商业运作,在经历了短暂的股价波动后,谷歌摇身一变成了最大受益者。
首先,谷歌终于为google.cn的失败找到了借口。谷歌在各国都摧枯拉朽般的击败对手,但在中国遇到百度等强力阻击,投资很可能血本无归。按照商业逻辑,谷歌管理层必须给股东可接受的解释。思来想去,没有什么理由比受到内容审查这个借口更能获得美国社会的谅解和同情。所以我们看到,一向霸气十足的谷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受了中国婆婆“虐待”的小媳妇,跑回美国娘家去哭天抢地,并受到娘家舆论的一致支持,高,实在是高!
其次,谷歌用极小的成本来极大提高了网民对google.cn的认知度。之前,谷歌用尽了各种公关方式,但运营风波层出和大量淫秽低俗内容存在,google.cn没能让中国网民买账,且饱受质疑。现在,谷歌摆出了与中国政府势不两立的悲情立场,将自己塑造成了言论自由的卫道士。这一番折腾,知名度提高是肯定的,形象能否改变还需拭目以待。
有分析指出,谷歌使用的是欧美企业的惯用伎俩,通过以退为进之举制造国际舆论向中国有关部门“施压”,迫使政府出台一些对其有利的规则,以便狠狠敲一笔。
除了向网络审查制度开炮,谷歌也时刻没忘打击竞争对手。受到黑客攻击是其第二个理由,这看似受了欺负后的控诉,实际上就想表达一句潜台词:谷歌能够承受黑客攻击,看百度有多脆弱。谷歌选在百度被黑后不到24小时就发表声明,这记含蓄的耳光,百度是结结实实的挨上了。
其实,中国的网络审查规定对所有搜索引擎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并没有针对谷歌做个案规定,且在其进入中国前就已存在;黑客攻击更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都要承担的风险,尤其是树大招风的搜索巨头。谷歌在中国的失败,不在于中国的内容审查制度,而在于其本土化能力滞后,没有提供中国市场和网民需要的服务和产品。内容审查和受到黑客攻击,只是为让闹剧能够闹大而编制的话题而已。
真退也罢,假退也罢,竞争策略也罢,敲竹杠也罢,反正好处谷歌是得上了,但留给我们的却是一个个问题:谷歌的商业信用何在?谷歌闹剧什么时候会再次上演?没有捞到油水的外资企业会不会照葫芦画瓢?
有分析认为,谷歌高调退出中国是中美政治角力在互联网上的一次间接对抗。当我们怀着善意,通过商业运作的视角来分析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与之同步的谷歌高层参加美国国务卿宴会、美国国务院管中国要解释、美国舆论大肆炒作等巧合;我们也会思考,打着“不作恶”幌子的谷歌,是否在政治泥潭中越陷越深,是否开始扮演输出美国价值观的马前卒;我们还要警惕,不要再被新的闹剧忽悠了。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