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埋怨彭宇案“让道德倒退30年”有何用

2010年01月17日 07:01   来源:西安晚报   邓海建
    一位老人摔倒在街头,人们纷纷伸出援手,但是谁也没有把老人扶起来,还有人“善意”地提醒:“别去扶他,当心赖上你,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此事让网友们产生了联想,并引起激烈讨论。甚至有人认为,这与当年南京彭宇案不无关系,彭宇案一纸判决,让中国的道德水平倒退了30年。

    类似结论连续剧般绵延登场,我只想说:感谢彭宇案,让我们的道德撒娇有了一个支点。每天倒在街头的老人很多,擦肩而过的看客更多,现在我们终于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因为有彭宇案判例在先,人人条件反射,宁可不搀扶千万个好人、也别沾惹一个碰瓷者。

    这样的逻辑关系是说得通的,利害使然,谁也不能要求公民冒着打官司的危险去实践道德行为。

    只是,即便果真是因为彭宇案推翻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仍有几个不可规避的问题需要正解:一、彭宇案发生在2006年、判决于2007年,而社会关于道德滑坡的群体性判断显然要更为久远,我们的思考也应该更久远。二、相较于“助人为乐”等道德引导,彭宇案的影响力显然有限,一个老太太倒下去,身旁那些懒得搭理的人绝无可能个个都深谙彭宇案的教训,他们惯性的道德冷漠与彭宇案有何直接关联?三、既然彭宇案影响如此大,为什么我们每每阐释此案的反面意义、从而暗示道德失范有理——而不愿从正面寻求纾解之道?

    一个彭宇案,成全了很多人并不阳光的小心理。在放大彭宇案舆论示范意义的同时,我们恰恰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常理:道德行为不是市场交易,永远不可能等价,永远有个成本收益不对等的问题。

    就算没有彭宇案,没有惹官司的危险,你去搀扶一个老人,可能浪费你约会的时间,可能耽误你洽谈生意,可能错过了与美女帅哥邂逅的机会……但是,我们还是要伸出援手,因为,我们的父母可能某天也会倒在街头路边,或者若干年后的自己也会需要别人的帮助。

    其实,就算彭宇案误判了,与我们的道德选择又有多大的关系?这就好比老师某次将1+1=3判为正确,但我们决不至于在以后的考试中就据此说1+1=2没有道理。任何价值判断,总不至于因为趋利避害就混淆是非。

    诚然,彭宇案作为公共事件,多少总会对公众的道德选择产生影响。但是,如果以为一个彭宇案就能构建起或崩塌掉我们的道德构建,显然不是夸大其词就是居心叵测。道德行为是个复杂的整体,关涉权利和义务、自由和责任、自主和权威、多元化和共同性等,它是底线伦理、共同信念和终极关怀构成的图景。认清这个道理,我们就无须在彭宇案上过度煽情——而真正的道德,也断不至于如此敏感。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