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时政评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公共政策不能内部一画圈就拍板

2009年11月27日 07:4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慎海雄
    “我们研究公共政策,不能文件在内部一画圈就出去。”这是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25日在问计于出租车司机时说的一句话。为了研究制定出租车行业保障政策,他特意邀请了9名出租车驾驶员到上海市政府进行座谈,共同商量相关文件。他表示,市政府每出台一项重大公共政策前,都要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在出台涉及行业的政策时,尤其要充分尊重行业一线职工的意见。

    公共政策往往因为涉及面广,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关注度高、敏感性强。近年来,各地制定和出台了不少旨在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公共政策。这些公共政策绝大部分达到了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目的,受到群众称赞。但也有一些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了“吃力不讨好”的尴尬。比如有的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不顾农民的实际需求,盲目拆村建居,集中建现代化小区。虽然政府贴了不少钱,可被“赶进”电梯楼里的农民还是不买帐:农具粮囤没地方放,物业费再低也闹心!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公共政策文件“在内部一画圈”就出去了。这些“闭门造车”式的公共政策,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由于缺乏调查研究,缺乏群众参与,缺乏风险预估和评判,实践的结果往往是“播下龙种收获跳蚤”,有的政策甚至南辕北辙,酿成后患。

    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径,就是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公共政策。因此政府在出台一项重大公共政策前,能否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特别是能否充分尊重一线职工、百姓的意见,是考验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尺,也是对领导干部宗旨观念和作风的重要检验。

    “内部画圈”出台的公共政策,难免走形变味。望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贯穿到公共政策酝酿、制定、实施和完善的全过程,实实在在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