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低效,仍是民间公益演练

2012年08月30日 07:58   来源:华西都市报   蒋璟璟

  28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通过官方微博首次就自去年在微博上兴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发声。该局官方微博表示,自这一网民自发行动开展以来,被拍的基本没有被拐儿童,建议“发起人一定要谨慎从事,不能让爱心廉价支付,更不能让无辜者心灵受伤。社会需要爱心,同样也需要尊重”。

  作为源自网络的民间行动,“随手拍”在最开始的如潮掌声之后,便陷入了纷杂的争吵之中。只是,过往的“质疑”,多集中于权利、伦理等抽象层面。而公安部的最新发声表明,即便从最功利的效果论视角考量,“随手拍”也意义寥寥——当民众的爱心被广泛动员,却最终被证明做了件“无效的事”,想必会极深地刺痛那些广泛且真诚的善意。

  其实,主张“随手拍”作用存疑者,早已提供了严密、有力的论证。其中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是,“相对于乞讨,将被拐儿童转卖,更为安全和高收益”。这也就是说,但凡稍有智商的人贩,都不会以“抛头露面”的方式,处置被拐儿童。遗憾或说可敬的是,公众即便知道上述“低概率性”,却仍抱持“宁可错怪一千,绝不漏掉一个”的心态,执着地拍照、上传、传播……可谓“悲壮的徒劳”!

  与此同时,关于“随手拍”的目的,也随着时间有所转变:从最初的“拯救被拐儿童”,到后来“帮助儿童离开乞讨”。此一自我修正,理由充分、堪称华丽,却极少有人认真思考过“新目标”的正义性。难道为了实现某种合理诉求,就可以牺牲乞讨儿的隐私权、肖像权等私权吗?“不能以拯救之名,伤害我们意图拯救的对象”,太多人走得太远,反倒忘记了初衷与底线。

  随手拍,当然能推动“儿童远离乞讨”。那些悲悯、震撼的画面,以冲击观者感官的方式,唤醒了更多人的恻隐之心。但这种“身家不够清白”的手段,终究难以持久。“给下一代起码的膳食保障、基础教育、生活环境”,乃是一个社会天然的道义责任。针对此类已有定论的议题,民众、舆论、专业机构等,大可公开、充分地讨论,合力形成笃定的公共倡议。如此,不仅可以摆脱非议,且更加直接、有力。

  附着在“随手拍”之上的,那些关乎“效果、目的”的暧昧纠葛,也该加以梳理了。一方面,“随手拍”基本无助于打击拐卖;另一方面,帮助儿童摆脱乞讨,本有更能直达目的的途径。被动员起来的民众,不应为维护一己尊严,而拒绝纠偏与矫正。事实上,“民间公益”本就允许试错,特别是在权力部门“包办一切”的治理模式内,民众勃发的善意,难免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最终走上有理有节有效的正轨。

  因此,纵使“随手拍”被证明低效,而那些热心“拍照解救”的网友,仍值得肯定。民间公益的水准,本就无法一蹴而就,然而一次次的试错与纠治之后,终会形成不一样的格局。权当是一次不成熟的演练罢了,所幸“随手拍”后果还在可控的范围内。

  (相关报道见8月29日《山东商报》)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