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中国贫富差距客观存在,哪来“富裕危机”?

2012年08月20日 09:4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西班牙《国家报》日前刊登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任马克·伦纳德关于中国的文章,其标题十分惊人:“中国的富裕危机!”我们之所以说这个标题惊人,是觉得伦纳德对中国的判断有些偏颇。他认为,过去,令中国官员夜不能寐的是国家的贫困。但现在,令人失眠的不再是贫困问题,而是富裕问题。(8月19日 新华网)

    中国真的富裕了吗?

    一直以来这个问题让许多人百思不得一解,可能是一些人看问题的深度不够,不能从现象分析本质。应该承认,中国的城市真的变了,到处都是高楼林立,到处都是名车,人们谈及的话题都是西方的时尚。但只是一方面,而中国还有许多人在为生计奔波,有的在为子女就学缺少高昂的学费发愁……

    就目前中国的财力而言,就算是把所有财政收入都用于福利保障,也远远达不到欧美那样高的福利水平。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计算,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2010年人均财政收入均在1.4万美元以上。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超过8万亿元,2011年达到10.27万亿元,从总量来看,不是个小数目。但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却很低,世界排名处于100位之后。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不管什么数字只要除以13亿人口,都会变得很少。对照实际人口数量,欧美国家好比“两口之家”,中国则可能是“十三口之家”,即使“两个家庭”的收入总量差不多,但人均享受的福利水平肯定会差很多。“两口之家”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还有多余的财力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但“十三口之家”则可能仅维持温饱。

    如果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一美元的标准,中国还有1.5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除此之外,经济不平等有可能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处于贫困状态的家庭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筹钱支付房租或是贷款,要增加储蓄供孩子上大学,要应对疾病和突发状况,还要因收入低面对每天的不少焦虑。

    综上所述,中国离富裕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中国现在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刚解决温饱问题,而要成富裕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也许有人会说,中国富裕的人比过去大大增加,到目前为止,百万富翁已增至111万户。

    这话不假,但富裕的人毕竟是少数。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1%的家庭掌握着全国41.4%的财富,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从财富集中的角度看,中国的财富集中度已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分化的势头并没有停止的迹象。

    实际上,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早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尼系数”近年来就是热点的经济统计数据之一。有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而近两年又不断上升,已超过了0.5。而按照国际上通常的统计,基尼系数超过0.4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财富已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手里。

    111万户百万富翁家庭与1.5亿人贫困人口之间不只是巨大的数字反差,还包涵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以及社会分配机制、个人创富机遇等诸多方面的差别和不均等。当前中国的的贫富悬殊,既表现为收入和财产差别的拉大,也表现为分配环节的不公,所以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问题。

    就目前的中国而言,与其说是“富裕危机”,还不如说是“贫富差距危机”。目前,中国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两极分化的严重性,是每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都不能无动于衷的。作为各级政府,如果不能面对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而一个憧憬与追求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的国家,若不能在解决贫富差距上有效作为,则和谐的愿景将更多停留在话语上。

    在马克·伦纳德看来,中国已是富裕国家,政府官员用不着考虑贫困问题,而更多的是考虑中国富裕以后怎么办的问题。这显然脱离了中国的现实。作为欧洲官员,伦纳德要么确实对中国的情况不甚了解,要么是就给中国戴上“富裕”的高帽子。(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影响中国崛起的最大挑战是贫富差距?

人均GDP超8万元 百姓是否也富裕了?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