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知名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位女博士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她在微博上宣称,此行的“收获”就是“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
在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里,对于职业的选择,人们拥有取舍去留的权利和自由;甚至立志毕业后不下农村、只留城市,也不一定就是价值观不正确。然而,受过完整系统学校教育的名校经济学院博士生对于基层的无知和傲慢,以及采取如此激烈的言辞和态度,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因为“死都不下基层”并非女博士的“一己之见”,其源头久远,流弊甚为深广。
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以及它所培养出来高高在上、目无下尘的狭隘精英意识可谓古已有之。在古代,知识和教育一度被贵族阶层垄断,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严重脱节。自然地,人们对读书人的称呼“书生”里,其寓意也是褒贬参半,隐含着看问题简单幼稚、对实际问题缺乏了解的贬斥之意。且不说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皓首穷经者,哪怕是打破知识教育小圈子垄断、“有教无类”的孔子——虽然他自称“吾少也贱,多能鄙事”,也未能逃脱他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讥讽。
在这种自我封闭、与社会实践几近绝缘的教育模式下,读书人难以扎根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刻体验社会和人生,难以领悟劳动群众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情感,主张他们的道德和审美,成为胸怀博大的“大学者”。相反,它更容易塑造出傲慢蛮横的狭隘精英意识。在封建时代,“士农工商”等级森严,以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至于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更是可以“学而优则仕”,享受特权成为对学业优良的奖赏。流风所至,读书人在面对底层民众的时候,傲慢的优越感就容易油然而生了。
诚然,在现代社会,知识和教育早就不再是某个阶层垄断的特权,而成了在全体国民中普及的公共服务。但是那些古已有之的“源远”传统并没有因此而完全廓清,甚至依然“流长”。在不少地方,从小学到大学,学生都被“圈养”在高墙环绕的校园里,起早贪黑地记忆书本知识、训练应试技巧,他们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几近绝缘,社会阅历几乎白纸一张。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确有可能演绎现代版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在完成学业之际,不少大学生对于职业的期待,公务员、办公室白领始终占据着大比例,甚至有人宁愿失业也不愿意投身基层、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这种居高不下的自我期待,值得我们反思。
所以说,女博士对于基层状况的无知,以及对于贫困落后的鄙夷绝非个案,只不过她六个感叹号加上誓死不从的激烈和决绝深深地刺痛了社会神经,方才引来如潮的口诛笔伐。可见,仅仅对女博士批评指责是不够的,应该受到反思的,还有造就她的无知的某些教育模式,以及造就她的傲慢的那些流行理念——在一阵口诛笔伐之后,“死都不下基层”的“源远流长”,能否得以正本清源,并最终消除流弊,这才是更重要的问题所在。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