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重遭汴京,开封直面质疑为何能赢得掌声?

2012年08月17日 08:16   来源:新民晚报   胡印斌

  据媒体报道,8月14日14时许,针对近来沸沸扬扬的“千亿造城”,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连发三条微博,公开回应质疑,表示“开封尘封了千年,压抑了千年,她需要重新辉煌”,还表示“一定会避开‘千城一面’误区,一定会打造出一个‘外在古典,内在时尚’的富有文化特色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市委书记网上公开回应质疑的举动,引来一片喝彩。如此积极的、坦诚的姿态,以及权威的信息表述,会尽可能地消弭各种误读和误导。透过市委书记的微博回应,社会公众不仅获知了开封市千亿造城的准确信息,还感知了政府部门对此事的审慎态度。凡此种种,都是值得鼓励的。

  作为曾经的七朝古都,开封这些年来的发展确实不尽如人意。对此,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民间人士,其实都有重现辉煌的壮志豪情。运用得好、引导得当,这种高度契合的意志不是不能够开拓新气象。问题的关键在于,以怎样的路径去发展,又如何在发展中吸纳民意、回应民众关切?

  旧城改造牵涉甚广,那些多年以来生于斯、长于斯的市民,同样期盼着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官员感受到的“尘封”和“压抑”,在他们那里一样存在,某些时候,甚至表现得更为直接。毕竟,他们与这个城市息息相关,本身就是这个城市的神经末梢。

  千亿造城的“传言”为何能够迅速传播,并引起民众恐慌、舆论质疑?这其中,可能有媒体报道“不准确”的因素,但是,权威信息的稀缺、民众关切得不到满足,才是根本所在。这也是市委书记微博受到网民热捧的根源。这一事件也提醒政府部门,在涉及城市发展、重大民生问题时,不能遮遮掩掩,而是要做到最大程度的信息公开透明。

  市委书记的回应已经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舆论氛围,接下来,应该辅以更扎实的后续工作,以落实承诺。在改造中如何确保民众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现在的开发会不会透支城市的未来?建设过程中,政府能否做到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此外,媒体和公众的“千亿造城”质疑,并非没有道理,监督是其最终目的。政府部门应该通过这一事件认真检视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反思改进良策。很多解释性、说明性的工作应该早做、做充分,而不是被动等待。

  一次危机,市委书记微博回应可以纾解,而制度化的信息公开渠道,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在政府决策中体现民意。一个繁盛的宋城汴京,商业的繁荣、经济的发达只是其中一面,而生活其间民众的从容、快乐才是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外在古典”也好,“内在时尚”也好,都离不开这种从容快乐。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