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这是一个叫“@璟好”的网友8月3日在微博上发出的内容。这个微博的博主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女博士。由于身份特殊,她的这条微博很快在网上引起了非议。据了解,这位厦大经济学院的女博士近日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相关报道见A15版)。
“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是何原因?细看其微博有三点,一是基层没让吃好,“每天的饭都是那几个菜,一个重口味的师傅,县宾馆的厨师该换了!”二是没让她玩好,“破地方,过得太憋屈了!也没个超市!”三是没孝敬好,“哎,小地方,做事不行,而且他们显然不把我们学生放在眼里!”
当然,这名女博士完全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也有不下基层的选择权,她的选择应该得到尊重。但是,具体到这名女博士,她真的不应该如此敌视基层。首先,她来自基层,是湖北农村人;其次,她在校享受过助学金——助学金是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既然如此该女博士更不应该排斥基层;最后,身为博士,要做好学问,要接地气,不能远离基层,视基层为敌,而作为高级知识分子,也应该具有关注民瘼的情怀、贴近大地呼吸的责任。
从晏阳初到梁漱溟,再到费孝通,这些大家哪一个不是在关注基层、走进基层、调研基层中取得丰硕成果?不说远的,就说写出乡村八记的清华学子李强,也值得这名博士深思。2004年,清华大学在读生李强,利用春节前深入太行山区实地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完成了《乡村八记》4万字的调查报告。如果每个学子都能到农村里体验农民的不易、基层的艰难,能有起码的敬畏心和不安感,一定会感到沉重,而是不是排斥基层。
这名女博士的惊骇言行也引起了人们对当前教育制度的反思。其实,此事与教育体制无太大关系,当今也有一些学子愿意到基层去,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的徐本禹到山区支教,这也不足以证明教育体制就完美无瑕了。当然,有些人之所以不愿下基层,与因为基层确实太苦有一定关系,而这牵扯到我国城乡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更应该关注农村、基层,缩短城乡差距。
女博士打死也不下基层,这是一个人的情绪,也是一个人的心声,但她已经道歉,但愿她真心意识到自己错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