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博士吐槽”吐出“教育畸形”

2012年08月08日 09:16   来源:千龙网   浩任安

  “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这是一个叫“@璟好”的网友8月3日在微博上发出的内容。据了解,这位厦大经济学院的女博士近日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她在微博上抱怨说:“吃的一点都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菜全部被吃光。哎,小地方,做事不行,而且他们显然不把我们学生放在眼里!”“破地方,过得太憋屈了!每天的饭都是那几个菜,一个重口味的师傅,县宾馆的厨师该换了!下午出去找吃的,也没个超市,买的尽是瓜子豆子好利友!” 8月8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这个女博士,我到是十分同情,因为她说的是真心话,而且,后边道歉了,我们不应该再追究什么,不过,这个现象本身应该引起我们的汗颜,因为“博士吐槽”吐出的是“教育畸形”。

  博士团到下边搞调查,应该说是一个科学研究活动了,什么是科学研究活动?当然是发现问题,挖掘原因,提出改革建议的,这个过程应该是利于个人素质提升,利于地方建设的活动,但是,在微博中,我们只看到了博士谈生活条件,没有谈到一点与科学研究有关的事,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博士团搞调研到底是干什么去了,难道是为了作秀,为了观光吗?我们的博士教育的重点到底是什么?

  博士吐槽的背后是一个教育思想畸形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博士教育还没有真正的研究事业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放在灵魂的位置,其他都是次要的,如果一个博士不懂的研究高于一切,还在追求生活的享受,那么,这和普通老百姓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这是博士教育的失败。这种失败的背后就是我们的教育没有把知识当做提升灵魂的一种载体,而是当做生活享受的武器了。这也是当前教育畸形的一个重要方面。

  博士教育如此,大学教育如此,中学教育如此,小学教育业如此。我们的小学教育推崇知识,但没有把知识当做升华精神素质的载体,所以小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中学教育推崇高考升学率,没有把知识当托升华思想素质的载体,所以高中生头脑中除了分数就是分数。大学教育推崇就业第一,没有把知识当做升华事业素质的载体,所以大学生永远是生活享受高于学习的。正是这样的教育畸形,才让我们的教育走向了功利化时代,才会出现博士吐槽这样的怪相。

  教育是升华人的灵魂,是提升人的素质,是充实人的思想的,教育是文明人,提高人,美丽人的,教育不是金钱,教育不是高官,教育不是享受,知识是力量,是体现在推动人的素质提升,社会的文明发展上的。这是教育的灵魂,如果背离这个灵魂,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必然出问题,我们的学生就必然出问题。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大学的洋博士情结 助推文凭造假    2012年07月27日
  • ·“用电博士”无线到小区    2012年07月25日
  • ·博士帽缘何贬值    2012年07月22日
  • ·博士帽为何开始贬值    2012年07月18日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