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应将“天价烟企”推上道德审判台(图)

2012年07月19日 08:25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练洪洋

漫画 沈海涛

  近日,一位烟草零售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所销售的天价烟主要在官员中流通,因为官员收礼时一般不敢收真金白银,但天价烟方便变现。烟草商还表示,为了满足官员需要低调的特殊要求,厂家会附送白盒或普通烟盒的包装,方便他们装天价烟。(7月17日《中国经济周刊》)

  资料显示,在高档烟当中,红河·道2500元/条、真龙(盛世)2300元/条、南京(九五至尊)2000元/条,也是说农民一年种地收入也未必扺得上一条“天价烟”,或者大学毕业生一个月工资也只够官员半个月的烟钱!痛苦因比较而生,要老百姓对这种腐败保持“适度容忍”,难矣。

  其实,“天价烟”不只用来吸,哪怕官员本人不吸烟,“天价烟”也照收不误,何也?收了再卖,一来一去,钱财到手,又比直接收钱更“文明”,不着痕迹。“天价烟”成为货真价实的“腐败道具”。官员腐败,天怒人怨,自不待言,而那些主动迎合、诱导,并为腐败制造“道具”的企业呢,是否也应该被推上“审判台”?

  有人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我国更媚官,主动迎合腐败的企业了。确实,一些“天价酒”、“天价烟”等“天价”产品的企业,就专走“特供”路线,专门为某些群体或部门生产“特供产品”。为“天价烟”提供伪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为腐败打掩护!

  也许,企业为腐败提供“道具”,助长腐败之风,并没有犯法,但这种企业无疑是不道德的,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市场经济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留下了两部巨著:《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隐喻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企业的道德范畴很广,社会责任便是重要维度之一。主动迎合腐败,为腐败提供机会,并从腐败中获利的企业,便是缺乏社会责任,缺乏“道德血液”的表现。这种企业获利越丰,对社会的潜在危害越大,离公众的要求越远。所以,对这种企业,全社会要群起而攻之,用强大的舆论压力去约束它,催促其迷途知返,早日走上正道,堂堂正正做企业,清清白白赚大钱。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