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14.3%,增速较1至4月份下降1 .5个百分点,下降速度较1至4月份加快0 .9个百分点。由于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继续下降,数据说明当前工业企业仍处在库存周期的主动去库存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前景预期恶化,需求下滑较快,企业会加大去库存力度。这会进一步推动价格下降、恶化供求关系,进而导致销售收入乃至利润加快下降,但笔者认为,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工业企业就可能开始回补库存,也就是说,工业企业供求关系有望下半年回暖。
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之前的三个库存周期下行期分别为:2000年9月份到2002年1月份,2004年3月份到2005年7月份,2008年2月份到2009年1月份。除了最近的一个下行期被强力政策缩短到12个月以外,其余两个均为17个月。那么如果以2011年4月末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23.2%作为上轮补库存的高点,按照17个月计算的话,本轮库存周期底部应在2012年8月份出现。
从特征上看,前三个库存周期的底部均伴随较低的物价上涨水平。2001全年和2009年的2月至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PI)出现了负增长,2005年1月至6月C PI同比涨幅也基本在1.5%以下。6月份我国物价水平回落到3%以下,根据市场预测,这一水平将至少保持到三季度,考虑到当前我国物价涨幅中枢上升,可以认为基本与前三轮情况符合。
当然,经验结论至多只能证明库存周期已经具备见底的可能,能否真的反转还需要各个宏观变量的配合。至少以下三个指标较为支持这一结论。首先是经济走势,尤其是总需求情况。通常来说企业会因为需求增加而增加库存。在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 I)中,新订单指数仅下降0.6个百分点,显著好于上月和历史同期平均水平,说明在政策积极作用下,需求出现了回暖态势。其中新订单指数与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差额较上月上升且转负为正,更是说明内需情况可能明显好转。
其次,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来看,只要PPI继续走低,企业就会因为利润减缩而缺乏增加库存的动力。但是根据中信建投证券对大宗商品价格趋势结合历史均值的预测,本轮PPI涨幅的底部将出现在7月份。另外从PM I中的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来看,该指数通常领先PPI一到两个季度,如果认为6月份的41.2%已经见底,PPI底部最早可能出现在9月份。
再从各行业去库存情况来看,上游行业库存已经被较多地消化,并开始带动下游企业去库存,说明企业去库存活动已经渐入后半场。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