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善良应成为“90后”的成人礼

2012年07月13日 09:38   来源:人民日报   李忠志

  一个带着养父出嫁、一个瞒着父母捐髓,陈红与张珊珊,这两位河北“90后”女孩的感人故事带给人们无限感动。近来,在燕赵大地上,一场寻找身边最美“90后”的行动,让“90后”的优秀品质呈现在人们面前:用生命阻止“脱缰”大货车的王俊旺,让人们看到了“90后”身上的勇气与责任;背着残疾同学上学的吕希庆,让人们看到了“90后”内心深处的柔软与善良;以稚嫩的肩膀担负起家庭重任的郭新月,让人们看到了“90后”的自强与担当……

  涓涓溪流汇聚成道德长河,青春之光闪耀着道德天空。透过一张张青春面孔,人们看到了蕴藏在新生代身上的优秀品格,更看到了信心和希望。

  “90后”一代正在成熟,而一代人成熟的标志,不只是身体的成熟和生活的自立,更包括人生观的建立和道德观的涵养。年轻的心灵息息相通,青春的脉搏紧紧相连。道德“90后”的辐射效应已经彰显:越来越多的“90后”感受到了道德召唤,正在以善行义举完成他们的成人礼。

  青年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有朝气的力量,也是道德建设的生力军。缺少年轻一代的激情注入和热情参与,道德溪流难免出现干涸与断层。道德建设如何“激励一代人”,让道德的时代底色增添更多青春亮色,是当今时代道德建设面临的重要命题。

  道德建设如何“激励一代人”,需要走出代际偏见,以包容的心态对新生代作出正向心理暗示。“90后”一代拥有一个网络童年,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中的不少人使用“火星文”,装扮怪异,喜欢动漫,照毕业照时不会正襟危坐,而要追求“古灵精怪”的效果……假如舆论的关注点和兴奋点都集中在这些个性行为上,关于“90后”的刻板印象就会悄然形成,从而导致对这个群体的认知偏差。

  全社会都在关注“90后”,但是以怎样的心态来观察,结果大不相同。人们不会忘记,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很多“80后”在第一时间背起行囊、奔赴灾区,这被看作是“80后”登上历史舞台的成人礼;而在此前,由于一些偏颇的认知,“80后”一度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这也说明,走出偏颇的一孔之见,以更为理性、包容、全面的眼光来打量年轻一代,就会发现潜藏在他们身上的人性光彩。

  让道德建设“激励一代人”,需要适应和把握“90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让爱心、善良、奉献成为他们的时尚。当人们把王俊旺、吕希庆、郭新月等“90后”冠以“最美”头衔时,实际上也是在向年轻一代倡导道德之美,使崇德尚义、追求“最美”成为“90后”新的个性追求和先锋时尚,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效。

  马克思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最美”年轻人身上,标注着时代的道德高度和精神坐标。以道德建设“激励一代人”,会让我们发现更多最美“90后”。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