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单位,也是我的母校,刚刚结束了毕业季。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学弟学妹们,一阵喧嚣之后,风流云散,或者照大门口的横幅说来,是“走向世界各地”的工作学习岗位去也。今年的毕业季,尤其闹猛。不但有散伙饭,还加了文艺晚会和走红毯。在人人网上看到他们一个个俊男靓女,盛装出镜,那派头简直不输给国际电影节。当然,最高潮还是体育馆里的那一场隆重的毕业典礼,校长一番抒情,顿时让每个毕业生都热血沸腾,记忆得到了升华,灵魂寻到了归宿。然后,卷铺盖走人呗。呵呵。
十年前,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而十年来,看着人来人去,人歌人哭,我一直沉浸于冷静的回忆中,回忆我四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什么?欠了我什么?当然,我不是写回忆录,细节不谈,这里只讲一个认识: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大学教育的问题愈发明显。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有的学校提出所谓“通识教育”,以此抵御专业化教育过于功利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矫枉过正,在有限的时间内,什么都学,后果自是平庸。
我常常要求学生背书。最近一次,终于有个学生站出来反对:“我没空背你那些十四行诗!”我问为何。她说:“太忙。”“忙什么?”“忙《社会学导论》。”“可你不是英文专业的吗?”“我是英文专业的。但你的课只有1个学分,那门课3个学分呢!”抓大放小,我理解了。后来,在一堂大四的课上,我做了一次统计,全年级49名毕业生,读过至少一本莎士比亚剧作者,仅2人,其中1人还是在外国交流时因选课要求而熟读的,至今内容已记不全。至此,我一言不发,教室无声良久。铃响时,我给他们布置了最后一次作业:写一封信,给你的学弟学妹,谈谈你四年学习的得失,不得少于英语800词。作业电邮发过来,我看到很多学生都感叹自己在专业上功夫下得太少。我很高兴,因为看到他们有了觉悟,相信他们会努力填补不足。
可是,亡羊补牢,总不如未雨绸缪。国外也有通识教育,可学生一学期哪里要上多达十几种的课呢?而学校一学期又何以授完一门叫“世界文学导读”的课呢?恕我直言,作为教育工作者,最不该被毕业季的热闹冲昏头脑,而应该冷静地思考如何改革吧。
更发我深省的是某天下午的遭遇。我去文印店复印资料,有个初中女孩进来买文具,误以为我是掌柜。店员说:“他是大学老师。你以后考大学找他!”哪知那小女孩说:“中国大学我不考,爸爸妈妈说不好。”这应该只是个案,但愿。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