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千万元宣传片催热“天价宣传”

2012年07月03日 09:24   来源:法制日报   司马童

朱慧卿/画  

  审计署报告称,铁道部在未按规定招标的情况下,投资1850万元请张艺谋拍摄宣传片。短片长5分钟,平均每秒钟耗资6.16万元,网友称其质价不符。业内人士称该片大量视频可用素材资料,十几万就能拿下。有人称预算应该经过层层盘剥,张艺谋拿到的或许不过区区数百万元(7月2日《郑州晚报》)。

  对此,笔者想说的是最怕千万元宣传片催热了“天价宣传”。

  铁道部置相关招标规定于不顾,一把砸下近2000万元的巨资,却只是拍了一部“未达预期效果”的5分钟宣传片,这称得上国家审计署最新“审”出的一条“爆炸性新闻”。但实话实说,审计往往只能“审表”;鉴于曾经的记忆和感受,公众自然也能明白,尽管某些网友言之凿凿地宣称“十几万元就能拿下”,但对这部木已成舟的“天价宣传片”,是否因此会引来深查细究,乃至证实出“盘剥真相”,最好还是别抱太大希望。比较合理的期待是,涉事部门作番不痛不痒的道歉,然后给个引以为戒的表态,这事几乎就算“过去了”。

  之所以对铁路宣传片的“围观结局”如此看淡,倒不是认为财大气粗的铁道部门就该这么挥金如土。而是联想到,像这样以拍摄宣传片的方式,助力“企业文化”,推进“形象建设”,早已不是一家一户的采用之道,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的促销之谋。所以,可以指摘铁路部门的绕开招标程序,或是批评其耗费公帑的大手大脚,但若质疑其该不该“积极宣传”,显然是种站不住脚的“过度炒作”了。

  正因为当前,“宣传片思维”仍属一种“主流存在”,故而,铁路宣传片的“投资疑云”,终究难以汇聚起有力的“雷声雨点”。但我还是以为,对这样的“带头大哥”并非无需在意——如果在程序遵守、投资监督等各项环节,缺乏公开透明的严格纪律和严密掌控,或是在“审”出具体猫腻之后,也能“含糊检讨”、轻松过关,那么动辄热衷“天价宣传”的可忧后果,就未必不会此起彼伏、快速蔓延。真要如此,别说今天中国铁路的千万元宣传片,“争强好胜”的后来者,若想打破这一“天价记录”,可谓是“探囊取物”。

  千万元宣传片会不会催热“天价宣传”?评判在公众这边,答案在监管那里!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