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中国央企再次遭遇左右为难的舆论危机。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11年度央企对外捐赠情况。根据统计,总共有108家央企去年发生对外捐赠支出,累计捐赠总额为37.7亿元。然而,这一不菲捐赠并没有换来公众的好感,反而却招来更多不满情绪。
笔者认为,公众的愤怒情绪有其理由。央企虽然多数已经是上市公司,但是长期不透明的管理作风,导致其公信力缺失。这是无论央企如何努力改善其“公众形象”,也难以杜绝悠悠之口的原因。
事实上,从这本报告提供的数据,很难让公众去判断某一笔捐赠行为是否得当,以及捐款数额是否合适。更重要的是,公众也无法参与捐赠的过程与决策,这完全是另一种“暗箱操作”。
不少网友的质疑与责备中, 虽然不乏主观情绪,却也道出了公众对于央企捐赠的信任缺乏。也正因此,央企捐赠多还是少并不是主要问题,甚至如何捐赠也不是问题,而是央企应该不应该捐赠的问题。从以往新闻中,关联人以及关联机构通过“特殊手段”获得慈善捐赠的消息不绝于耳,即使红十字会等大型慈善机构的信誉也备受考量,这样的情况下,捐赠的效率性令人大打折扣,何况捐赠主题又是央企,捐赠看起来实在并不是一个“回报社会”的最好路径。
中国有句老话,钱要用在刀刃上。事实上,在央企履行社会责任之前,或许更应该考虑履行对于“股东”的责任,也就是切切实实地给民众一点“分红”。
所谓央企,正是国企的主要力量,而名义的产权人恰恰应该是民众,国资委尚且只是作为代理人出现,央企的管理层更应该是以“职业经理人”自居。实际情况来看,往往作为“所有者”的公众却对于这份产业没有任何话事权,所以央企即使做“善事”,公众也难免有“慷他人之慨的感觉”。更进一步,当前民众“很差钱”,这是家庭消费难以启动的根本原因。特别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冲击,如果目前养老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往后的年份养老金缺口必然会逐年放大。
如此情况之下,中国将面临“未富先老、老无所依”的局面,即使实施当前纷纷扬扬的推迟退休年龄,其实并不能完全解决养老金缺口。
央企捐赠其实给了大家一个思路,不如把央企的股份来弥补养老金,至少应该将多年积累的红利分出一部分来回馈养老金。根据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测算,如果逐步划拨80%的国有股份到社保系统,并在2020~2050年间提高平均退休年龄7岁,将能使我国养老金账户累积结余持续约三十年,到2050年收支基本平衡。换而言之,唯有国企出手,或许才能根本解决中国中长期养老金缺口问题,这才是切切实实的“回馈社会”之举。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