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尽早习惯“习惯性批判”

2012年06月17日 08:01   来源:红网   伦立飞
    网上、微博上,甚至现实生活中,总有人唱衰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或者为了批判而批判,或者故意发表贬低中国的论调。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习惯性批判。习惯性批判有时是缺乏理性思考、人云亦云地传播,有时是社会情绪的发泄。但是,习惯性批评、习惯性质疑、习惯性反对,在网上越来越多,使得政府在说服民众接受自己的说辞、认同自己的政策时,变得举步维艰。    

    这些质疑、批评、反对乃至批判,有的时候确实切中时弊,直指要害;有的时候却只不过是在制造众声喧哗,或逞口舌之快,或属意气之争,而且不乏暴力语言、恶意中伤甚至不明所以的忿恨,毫无建设性,只是将批评扩大化。    

    这是一个弘扬个性的时代,这是一个宽容批评的时代,我们要渐渐习惯“习惯性鼓掌、习惯性叫好”时代的远去。是的,我们如今的时代,批评、批判处处皆是,但真正的批判性思维依然极度缺乏,清华大学新任校长陈吉宁直言,现在“最有活力”的许多青年却不会提问,更遑论挑战了。    

    习惯性批判,并非中国特有。随着新闻媒体“第四权”获得的社会民意越来越大,政治批评享有最大的自由和最高的法律保护,所以他们便习惯性地修理政客、指责政党、批评政府。翻看西方国家的报纸,批评声烟硝弥漫,似乎社会一片漆黑。不过,西方国家的政客、政府也早就习惯了这种“习惯性批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相比国外,我们的领导干部、我们的政府,还有点不习惯,还放不下身段。    

    当然,我们现阶段出现习惯性批判,确实有着特殊的背景。一是随着大众媒体的市场化,特别是网络发展带来的媒体个体化,没有大胆的否定,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批判,已经很难捕获受众的眼球了。捕获不了受众的眼球,随之而来的就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广告损失。媒体引导了习惯性批判的产生,习惯性批判的媒体又强化了习惯性批判的习惯。    

    二是我国传统的政策说服路径,不是自下而上的,大众有什么问题,社会出现了什么思潮,研究出了什么理论,指导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决策,变成了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政策又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而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高层提出了什么概念或政策,学者进行论证和诠释,媒体进行报道与宣传。结果呢?与老百姓的问题世界与生活世界脱节了,这个时候,老百姓除了批判,还能做什么呢,总不能奢望获得他们鼓掌吧。    

    三是长期以来,我们面对批判的习惯性态度,加重了群众的质疑。无论是官员的丑闻,还是突发的公共事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否认,就是隐瞒或者沉默。面对工作的过失,我们的官员不是习惯性认错,而是习惯性找借口,“欲知死法知多少,看守所里见分晓!”躲猫猫死、冲凉死、洗脸死、喝粥死、激动死、喝水死、噩梦死、床上摔下死、睡姿不对死、抠粉刺死、上厕所死……这些神奇的死法,不知透支了多少公信力,带来了多少习惯性批判。    

    人的天性就是喜欢听赞扬而不管其真假。面对习惯性批判,适应起来可能还需要些时日。但是,习惯性批判的出现,实则是一件好事,至少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问题了,开始想发声了,已经有了理性思维的萌芽。响屁不臭,臭屁不响。习惯性批判者,并不是危险者。针对他们希望获得关注的心理,对实事求是的批判,主动给点掌声;对吹毛求疵的批判,多点主动的道歉;对无实质内容的批判,主动不予理睬;对颠倒黑白的批判,主动给予回击,则可引导习惯性批判向理性思维发展。    

    无论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我们的确已经进入了“习惯性批判”的时代,未来还可能将继续“习惯性批判”的发展。对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无需多虑,天塌不下来。只是,要让自己过得舒心一点,还是要尽早习惯这种“习惯性批判”。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