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世界无烟日”临近,今年的主题是“警惕烟草业干扰控烟”。24日,中国控烟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世界无烟日主题报告,揭露中国烟草业通过8个手段干扰控烟,日赚3.2亿。(5月25日《新京报》)
每逢“世界无烟日”,都是社会控烟团体“控烟之声”大合唱高潮迭起的时候。然而,年年喊控烟,岁岁控烟难。尽管《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已生效6年,但因为至今仍无一部专门的控烟法律,导致控烟之路举步维艰,全民吸烟率居高不下。特别是,时至今日,还看不到政府有关部门控烟的信心和决心,更看不到烟草企业在经营上的道德与诚信。
烟企日赚3.2亿,地方税收想必也是非常可观的。殊不知,烟草行业税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部分都消融在医疗、劳动力损失等社会支出成本之中。全球著名咨询公司盖勒普公司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烟民数量达3.5亿,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的人口总数。与此同时,中国二手烟受害者已高达7.4亿。在我国,因吸烟引起疾病死亡人数占12%,超过艾滋病、结核病、交通事故和自杀人数的总和。由于吸烟危害的滞后性,预计到2030年,每年将因此致死200万人,占死亡总数的33%。
不可否认,中国除了是世界上烟草产销最大国外,还是控烟力量最为薄弱的国家。青少年不仅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卷烟制品,而且身边永远不乏示范者和怂恿者。调查显示,我国吸烟人口呈低龄化,青少年吸烟率上升,全国15岁至19岁青少年吸烟人数有900万,尝试吸烟人数不下1800万。世界卫生组织预见,中国目前20岁以下青少年与儿童,将有2亿变成吸烟者,其中至少有5000万人将因吸烟而早逝。而青少年过早涉足烟草,烟草广告的诱惑与警示标识的爱昧也是罪魁祸首之一。
必须正视的是,有关部门控烟不力,除了立法滞后、措施偏软、烟草文化根深蒂固、国人控烟意识不强、戒烟积极性不高等因素之外,更与监管部门对烟企的“溺爱和放纵”脱不了干系。特别是,只注重于控制消费者吸烟,而对烟草生产、销售环节疏于防控和管理。众所周知,烟草行业是支柱产业,是地方GDP中的“金字塔”,更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提款机”。因此,烟草企业,也成了一些地方政府敬供着的“财神”,享有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特赦权”和“优惠政策”,在某些地方政府的强力庇护之下,任何管理部门都难以对其实施有效监管,所以,即便是烟企拥有“八宗罪”,相关管理部门也是冷漠围观、泰若处之。
如此看来,地方盲目追求GDP,对烟草企业实行地方保护,是控制烟草难的症结所在。因此,要想控烟出实效,首先必须打破地方壁垒,针对烟企这“八宗罪”,依法予以重拳打击,宁可不要这高耗社会成本的GDP,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