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不满差评给买家寄送寿衣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的卖家遭到处罚。昨日,淘宝网公布处罚消息,称该卖家的行为触犯了淘宝网有关规定,对其店铺给出搜索屏蔽、禁止上架新品等处罚。(5月15日 《新京报》 )
网络购物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之所以能得到迅猛发展,其自身独具特色的便捷服务和价格优势赢得市场青睐,也因人们的购物消费理念在悄然发生改变——不再囿于单纯传统购的车马劳顿、逛店进铺。网购应势而作,风生水起。据报载,仅2011年我国网购的交易额高达7735.6亿元,但是,光鲜背后的隐忧和瑕疵也渐次浮出水面。
应该说,网购作为一个虚拟的卖场,如果没有相关法律制度的制约和网管部门的监管,不可能独善其身。网购法律的缺失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规范网购的专门法律在公众的左顾右盼中一再难产,如若发生网购纠纷,消费者很难依法维权,很多网购纠纷往往以消费者的无可奈何不了了之。监管的不给力也是网购纠纷频发的推手。美国为保护网购消费者专门成立了“联邦贸易委员会”监管组织确保网购健康发展,而我国缺少专门的网购监管机构,大部分网站是“自己监管自己”,网购的监管几乎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以次充好,夸大宣传等质量信任危机已成为网购不能承受之痛,聊胜于无的监管也为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一些“钓鱼网站”乔装打扮后重又粉墨登场,消费者上当受骗后只能自认倒霉。
毋庸置疑的是,任何新生事物都要经历一个边成长边修正然后才能得到更健康长远发展的过程,网购的健康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创设放心良好的网购环境,首先必须出台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监管也须及时跟进,依法规范交易的公平性,严厉打击妄想利用网络虚拟性、隐蔽性进行违法犯罪的不齿勾当。加大网购软件的升级研发,一则用以保护消费者的信息隐私,不致出现商家用“寿衣”“粪便”等恶意报复消费者的现象,买卖双方陷入互掐的“双输”怪圈,另则可以过滤掉不正当竞争生成的“职业差评师”差评,建立相应的申诉机制,不给恶意中伤者任何可乘之隙,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现在,一个必须引起我们思考和正视的问题是:一个缺少法治监管的网购环境,网购能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吗?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