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对207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感觉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调查中,54.0%的人认为,青年万事趁早,急于成功是一种透支未来的行为。(5月8日《中国青年报》)
这个调查结果,乃是意料之中。出名趁早、赚钱趁早、结婚趁早、买房趁早、升职趁早……当越来越多的人生怕落在别人后面,当“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成为“警世之言”的时候,除了这样的调查结果难道还会有其它?当然可以质疑,为什么青年变得如此急功近利,然而存在决定意识,现行的社会体制,更多只奖赏一些短期行为──青年人耐不得寂寞,心态浮躁,甚至不择手段,其实都是客观环境在个体身上的投影。
“坐得冷板凳”,“十年磨一剑”,这是经典格言。可惜的是与现实生活相比,经典格言总是处于纸上谈兵的层面。看看我们周围的人与事,有太多太多“坐冷板凳磨剑”而吃亏的活标本。比如干部的提拔任用,尽管别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的口号一直在喊,但落到实处,“走失”的往住是老实人。再看看职场之内诸般潜规则,就会明白为什么“厚黑学”卖得那样火爆?而无良企业胡作非为,却往往活得如鱼得水,倒是守信的企业,在失信企业的恶性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地位。更甚者有的地方政府,也将阳奉阴违,打政策的擦边球奉为了信条。
问题还在于,“坐冷板凳磨剑”不仅吃眼前亏,而且看不到希望。命运决定收入,如今已成常态。在诸多垄断行业,即使是懒汉,也肥得冒油;而在其它较之于垄断行业更辛苦、劳动强度更大的行业,纵然你是劳模,也照样多劳少得。即使同一单位内,“体制内”和“体制外”,也演绎出三、六、九等的身份森严,只要是“体制内”,即使绩效技能远不及“体制外”,其薪酬和福利也依然非后者能望其项背。尤令人无奈的是,“命运”更决定了许多人很难进入那些懒汉也肥得冒油的“体制内”。
青年是中国的未来,青年急功近利是透支未来。如果未来建构在一个不厚实的基础之上,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不是危言耸听。与其说93.3%的人从为当下青年急功近利是一个调查结果,不如说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测和评估社会现状的坐标。青年急功近利具有多重涵义,既是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失衡的一个警示,又是对加快体制改革、改善创业氛围、创造更大的社会空间的深沉呼唤。或者简言之,不让“坐冷板凳磨剑”者吃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榜样的力量无穷,坏榜样的力量也无穷。倘若“坐冷板凳磨剑”总是被边缘化甚至“被挤出”,那么在耐得寂寞几乎等同于“犯傻”“无能”的暗示中,并且成为“导向”的时候,呼唤“坐冷板凳磨剑”的声音又还有多少感召力呢?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