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先进”不能以伤害民生为代价

2012年04月12日 07:01   来源:广州日报   李康宁

  为了争取“职教攻坚先进县”的称号,广西钟山县将一所普通中学——钟山镇初级中学停办,改为一所职业学校的分校区。此举令钟山镇中学的上千名学生面临种种不便,部分学生为情势所迫,无奈辍学。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改办近三年来,没有一个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这里上过课,一直处于空置状态中。

  钟山县教育局局长卢耀新对记者说,让普通中学为职业学校让路,是“为了满足我们钟山的职业教育资源”。但这种解释,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众所周知,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要以正常进行义务教育作为前提。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近入学。未采取措施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者防止辍学的,要被追究法律责任。显然,钟山县教育部门的做法,不仅有渎职之嫌,严格来说甚至可能违法。

  很明显,这个改办学校的决定违背了“依法行政”的原则。但在“政绩思维”的压力下,一切原则只能选择让路。钟山镇初中一千多名学生,就这样腾出了自己的校园,也为领导们的“攻坚”计划腾出了前进的空间。2011年,经过“上下努力”得来的“职教攻坚先进县”称号,写入了县领导当年的政绩簿。一部分被分流出去的钟山镇初中学生,却只能辍学。

  毫无疑问,学生们的切身利益,成为了当地政府“攻坚”的垫脚石。此事绝非个例,它鲜明地折射出部分地方官员的典型心态。对行政权力的绝对掌控,让他们总是能够随心所欲地做出决定。在实际工作中,一旦几种因素发生冲突,尤其在公共权力和民生利益发生抵牾的时候,他们总是习惯性地从“大局”出发,牺牲掉弱者的利益。

  当然,也不能将所有的责任,都完全归咎于地方官员。先有“上为之”,才可能有“下效之”。在官方的评价体系中,各式各样的“称号”,是衡量地方发展的硬性指标。没有这些称号,地方政府便没有政绩可言,主管领导的“执行力”也会受到严重质疑。甚至,有些“称号”更是直接与利益挂钩,得到这些称号就会得到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现实中,甚至有为了争取利益,争抢“特困县”称号的咄咄怪事。而以钟山县为例,得到了“职教攻坚先进县”称号之后,教育部门在得到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余,更拿到了480万元的奖金,真可谓名利双收。

  在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官方评价办法也应当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依然坚持“以称号论成败”的评判标准,那么政绩思维就永远存在市场。“争先”和“攻坚”无可厚非,但一切都应该以尊重民众的权利为前提。否则,“以人为本”永远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