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回顾去年经济工作时,一再提到“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指出在就业方面“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并特别强调要从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正如专家所说,这是国家给予小微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持,这更是关乎民生与稳定,关乎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举措。 毋庸讳言,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尽管小微企业在夹缝中顽强生存着,但其天然的市场弱势地位使其前进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与困苦。这些艰辛与困苦,有来自市场、来自金融的压力,也有来自政策、来自竞争的压力。综合起来有“四难”,即:成本高、税费重、融资难、招工难。这四难有时相伴而生,有时互致因果。
据说,我国目前有大约957万私营企业,3740万个体工商户,他们中的大多数属于小型微企,且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领域。在它们的肩上实际付诸着社会发展的“四重”,即:促增长、保民生、促就业、保稳定。实际上,在这一点上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大致如此。因此各国各地区的社会管理部门对小微企业或提供优惠的政策扶持,或给予倾斜的财税待遇。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小微企业的稳健发展已经成为未来中国保持持续增长,稳健发展的关键。实际上,近些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关注与投入是逐步增强,逐年递增的。前天看到央视财经频道的一期《对话》,讲的就是小微企业的困境与困惑。
节目中,主持人问某市一位专门为小微企业提供扶持扶助服务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小微企业投资风险大,回报率低,你政府拿出资金扶持一个小微企业,想没想过万一这个投资无法收回怎么办?这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微企业投资几万元,我再拿出10万元扶持他,他在市场立足之后解决的也许就是一个家庭的就业,也可能是十几二十几人的民生保障。我这10万元不投入到这里,也要用于更多的社会最低保障的扶持,那种扶持也许就不止10万20万,甚至更多。这位负责人的回答让我想起来了一句老话:救急不救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节目里,有小微企业的代表说自己是弱势群体,全场笑了起来,银行的人、投资部门的人,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和更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微企业的代表们一起笑了,一种无奈的笑,一种会意的笑,一种充满希望的笑、一种看到光明的笑。正如重庆的一位小微业主所言:我们要的就是一缕阳光。主持人说,给点阳光就灿烂的那种是吧?众人频频点头称是。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从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有代表委员更进一步建议,应给予一定的就业优惠,比如,根据其吸纳劳动力的多少,考虑在社会保险费率上实行不同的征收比例;出台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限制性措施;在政策上鼓励小微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为提高员工工资预留空间。同时,结合户籍改革,在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一定支持,帮助小微企业留住人。
毫无疑问,大力培育和构建适合小微企业生存与扩展的环境,多方位创造和改善适宜小微企业生长生存的条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期待着辉耀小微企业的阳光雨露来得更更快一些,更密一些,让众多的小微企业摆脱“四难”的同时,为社会的“四重”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