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多位北京的听众给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热线400-800-0088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孩子面临小学升初中的升学难题,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培训机构和升学直接挂钩的“占坑班”。家长们说,早就听说教育部门要取缔“占坑班”,可为什么这些机构还是遍地开花?(3月20日《中国广播网》)
2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审计署等八部门在教育部网站公布《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明确规定坚决禁止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占坑班”,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参与各类“占坑班”活动,严厉查处学校和教师在举办“占坑班”过程中的收费行为。但是,禁令发布不过一个月,北京的“占坑班”不但没有禁止、取缔,相反继续明目张胆的公开开班赚钱,大量学生去“占坑班”上课。
按照北京市的“小升初”政策规定,坚持的是免试和就近入学原则,广大家长和学生无须花费大量钱财上各类“占坑班”,结果广大家长纷纷掏钱送孩子上“占坑班”,竞争只有10%的少有的名校入学名额,主要在于名校的优势教育资源的吸引力。在当下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大背景下,广大家长为了让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就想着送子女进名校,尤其是不在名校学区范围内的广大家长。不过,在教育主管部门屡屡禁令之下,仍然禁止不了家长和学生痛恨的“占坑班”,说到底还是教育主管部门自身没敢斩断“占坑班”的利益链条,是斩不断利益链,导致了禁不了“占坑班”。
开办“占坑班”最大利益获得者不是学生家长和学生,而是“占坑班”的举办者,实质上就是北京的各大名校及其领导,开办“占坑班”实际上成为各大名校的谋利渠道,是一种新形式的实质性的择校费。按照目前北京的市场行情,随便一所名校的“占坑班”的一门学科的辅导费就得几千块钱,全套学费就得几万块钱,如果为了提高进入名校的机会和概率,报好几所名校的“占坑班”,那么费用就高达十几万,一点都不亚于出国留学。以此计算,北京任何一所名校仅仅在“占坑班”的利益收入一年至少可以达到千万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不敢轻易斩断“占坑班”的利益链,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各大名校无视教育部禁令,继续开办饱受社会诟病的“占坑班”敛财。更何况,教育主管部门的很多领导和工作人员本身也有求于这些名校,因为他们的子女上名校读书要求助名校开绿灯,需要名校接纳“条子”入学。换言之,只要教育主管部门不敢斩断“占坑班”的利益链条,不敢对举办“占坑班”的名校进行惩处,“占坑班”就永远禁止不了,所谓的严禁“占坑班”时间表只是永无尽头的空话。
笔者认为,要保证教育公平,减轻广大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学生的学业负担,教育主管部门就必须拿出勇气,斩断“占坑班”的利益链条,一方面禁止各类“占坑班”的存在,对于举办“占坑班”的名校和老师严惩;另一方面削弱名校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对名校的部分优势教育资源进行拆分,补偿给其他弱势学校。名校举办“占坑班”的霸气和傲慢实质上就来源于自身强大的优势教育资源,是政府提供给予的优势教育资源成为他们敛财工具。同时,对于名校的招生指标全部用来就近、免试招收学生,不允许名校拿出任何一个招生指标流入社会,保障小升初的免试、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的贯彻落实。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