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喜欢围观两会,记者喜欢“跑”两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两会氛围的自由与开放,很多平常看起来很“敏感”的问题,到了两会都被“脱敏”了,都能从高官口中得到答案并成为话题形成讨论。比如对于“敏感”的人事安排,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说,入选政治局常委只是个传说(《北京晨报》报道)。三亚官员回应了权贵云集三亚度假的话题,贵州官员回应了茅台推高三公消费的话题,还有官员子女出国留学、裸官、官满为患等话题都有热烈的讨论。
敏感话题被“脱敏”,天没有塌下来!反因为不遮不掩和正面澄清,提升了政府公开透明的形象。
对这个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接见海南代表团全体代表时,有精彩的论述,他说:随着网络微博等的迅速发展,每一个人都成为一个“通讯社”,这对宣传思想部门是新的挑战。有点不好的地方就想捂住,反倒会越描越黑。现在发生问题的,大量还是第一时间没有权威声音,或者第一时间不准确,然后第二次第三次修补,造成一次次的冲击波,越弄越被动。李长春希望大家转变思想观念,公开透明地应对。
诚哉斯言!李长春强调的其实也是“脱敏”的问题。在这种每一个人都是“通讯社”的语境下,很多问题想捂其实也是捂不住的,官方越捂,微博越是传得疯狂。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和人为敏感化,一方面为谣言的滋生创造了空间,另一方面让政府公信力大为降低,很多政府部门公信力就是在一次次的瞒和捂之中一点一滴流失了。
在深化改革的问题上,同样须有“脱敏化”思维。深化改革的第一步,首先需要打破在讨论问题上设禁区的僵化思维。
这种想法源于两会的观感。本报记者采访两会时发现,在讲到一些所谓“敏感话题”或发出一些批评言论时,有的人大代表总是不忘提醒现场的记者——这些话千万不能写啊。有的甚至会补充几句,说一通这个好那个好,然后告诉记者:这个可以写。其实代表完全不必有此担忧,因为法律赋予了代表表决言论免责权。讨论虽然是自由的,可在某些代表的潜意识中,他们时刻绷着关于“敏感”和“禁区”的弦,担心自己的讨论会“越轨”。参政议政时背着这个思想包袱,如何能形成自由的讨论?不正视问题,又如何能解决问题?
越是敏感问题,越是改革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谈都不敢谈,改革何以深化?
中国的改革确实有很多老大难的问题,甚至有很多雷区。比如户籍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医疗改革等等,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千万不能把中国想简单了,不要以为简单地照搬他国制度,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改革虽然有难题和雷区,但讨论却应该没有禁区。充分的讨论和去敏脱敏,才能除雷去难,否则只会让雷区更雷、难题更难。真理的敌人不是谬误,而是对充分讨论的干扰和扼制。
话题的脱敏,讨论的去禁,思想的解放,是深化改革的一个前提,尤其是在这个“水深了摸不着石头”(厉以宁语)的改革关键期。只有经由充分的讨论,让不同利益阶层的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形成共识,才能让思想得到解放;只有民主的讨论,才能集中民智解决问题;只有自由的讨论,才能尽可能少地犯错误。政协委员崔永元说得非常好:不要以为领导就聪明。
讨论无禁区,创造条件让人们批评和讨论,深化改革才能以最少的成本、最小的阵痛获得成功。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