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成本向农民转移源于话语权贫弱

2012年03月12日 07:16   来源:红网   禹海君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近日表示,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同时要注意保护农民利益,防止出现把改革成本向农民转嫁的倾向。杜鹰表示,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不是简单的一张纸,而是两种不同的福利体制,之间存在巨大的福利差。(3月11日《中国青年报》)

  改革成本向农民转移,源于农民在改革中话语权贫弱。所谓话语权,是指一定的主体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所具备的对社会行动及其决策规则进行言语规范的权利。可是,大多数人都存有严重的“官本位”意识,再加上农民普遍缺乏维权意识,或者法律制度不完善、反馈渠道不畅等原因,使得话语权普遍缺失。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失地农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失地农民的出现并非而然,有其内在原因——即话语权的严重缺失。一方面,政府征地权限过大,另一方面,农民财产性权利没有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再加上维权意识不强或渠道不畅,正是话语权的缺失造成失地农民越来越多。

  事实上,改革成本向农民转移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教育,近日,政协委员厉以宁在“两会”上就表示,由于农村青年人受教育程度差,又缺少专门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农民的孩子外出当农民工,他的孙子也只好当农民工”。这并非危言耸听,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话语权缺失所致。

  试想,如果农民能够对政府征地说不,政府不敢不尊重农民的合法权利,又怎会让越来越多农民失去土地?如果农民能够对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不足说不,政府又不得不在听到抗议后作出调整、补偿,何以会出现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如此不均衡?

  当前,我们正进入一个向深水区改革的阶段,防止出现把改革成本向农民转嫁的倾向显得尤为重要。一者,可以避免再度陷入过去三十多年改革的恶性循环,从而错过改革良机;二者,三十多年里,城乡差距日渐扩大,改革的目的就是缩小差距,若不能避免改革成本向农民转移,改革便难言成功。

  但究竟如何避免改革成本向农民转移?显然,增强农民话语权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关键点。我们首先要完善制度设计,将维护和尊重农民权利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对损害农民利益、转移改革成本的行为要有严厉的法律惩罚,其次,就是加大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