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公开‘三公’经费是很好的,更重要的问题是,大量地方债务的投资大手大脚,现在问题看不出来,相信再过若干年,风险会逐步显露出来。”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6日在政协分组讨论时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内容。他说,“如果我们紧一紧、省一省,作风方面稍微改进一下,一年省几千亿元是不成问题的。”
确如李金华所言,一些地方在举债投资问题上“大手大脚”,造成的铺张浪费或比“三公”经费问题更严重。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敢于背负巨额债务压力,在投资决策上“大手大脚”,莫不是因为在现行政绩考核体系下有着强烈的政绩冲动。司空见惯的“政绩工程”就是这种政绩冲动的生动样本。
盘点此类工程,规划上,往往“拍脑袋就上”;预算上,常常不计成本;功能上,基本“超前消费”。其中一些工程甚至还因规划或质量问题而成“短命工程”。就科学论证而言,类似脱离求真务实路线的债务投资行为,不仅直接加剧地方财政风险,甚至会破坏区域生态环境,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正如我们耳闻目睹的,虽然批评的声音一贯强烈,但“政绩工程”并未彻底杜绝。
看似很不合理的事情,能在现实中长期存在,说明它有着很强的现实逻辑。就朴素的理解而言,地方财政支出亦如居家过日子,实事求是地量入而出应是基本原则。但如果地方官员急于出政绩,就可能寅吃卯粮,过度开发融资渠道,倾力打造“政绩亮点”,以迎合政绩考核。而如果此类“政绩工程”得到认可的话,就不难想象,一些地方在铺张浪费时的理直气壮。
因此,李金华所期望的那几千亿元能否被节省出来,或许不仅仅是“紧一紧”的作风层面的问题。一些地方大手大脚的作风能不能“稍微改进一下”不完全取决于官员的自我觉醒,根本还在于考核体系的科学调整。只有充分发挥考核体系的指挥棒作用,一年几千亿元的巨额资金才有省出来的可能。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