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说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将会占到GDP的4%。2011年我国GDP达471564亿元,如果按7.5%的增幅计算,今年的教育经费支出,也将有约2万亿元。如果按照2006年统计,全国教师总数在1300万人,那么这2万亿元花起来就会人均十几万元。乍一看,这将是多么丰厚无比的待遇啊!
可实际上,傻子都明白,如今教师普遍年薪不会超过5万元,一些地方更是不会超过3万元。教师工资基本属于撑不死饿不着的一类。如果是男教师,再是“一头沉”,那就惨了,一人成家立业养活三口,差不多就是喝西北风的水平。要是再有个小病小灾,背外债并不奇怪。
当然,这2万亿绝对不会变成人头经费发给每位教师,真要如果这样,那么请相信,要不了多少年,“钱学森之问”就有了答案。现实是,一千多万教师的工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至于其他都包括啥,要干啥,还真难说。
3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甚至没等到3月,就把校车安全作为自己今年的提案之一在微博上公布了。更有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和全国政协委员温思美走进中国青年报社、中青在线和新浪网的演播室,宣讲“共识”:校车安全立法不能回避经费问题。周代表披露,去年他提出过关于校车的议案,教育部在复函中认为,财政投入不足是难以开展校车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在全国范围内为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儿童购买校车,政府需要投入3000亿元的预算,且一年的运行、维护费用为1500亿元,总共需要4500亿元的投入。
这几个数字应当不是胡诌的。但如何而来,也难于猜想。吓人的倒是那个每年1500亿元的运行维护费用。不知道这包不包括司机工资,也不知道何以会这么高,竟然是购车费用的一半,也许是油价疯涨之故?且先不说。
众所周知,校车问题本身就是一刀切的撤点并校问题。撤点并校问题虽然复杂些,既有城市化的原因,又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没有“以人为本”的问题。在这里什么叫“以人为本”?其实说白了,就是根本不该撤点并校,更不该搞一刀切,应该让每个乡村都留有一个学校,哪怕是一个教学点,留住村庄里的读书声。孩子们走出家门,就来到教室里读书学习,书声琅琅,这就是最大的“以人为本”。这样一个学校花费寥寥无几,甚至连养护校车费用的三分之一都不及。至于留下来的乡村教师,完全可以网开一面给予优厚补助,既留人,更留心。
为此,围绕校车问题,笔者写过“校车事故十二论”,大声疾呼要纠正撤点并校的愚蠢做法。固然,起草制定《校车安全条例》,未雨绸缪,也没啥错。但是不能急就章,这根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校车背后,是教育发展走了弯路的大问题。
在2万亿的教育支出里,校车是不差钱的。乍一看,也是为了孩子,也是“以人为本”,其实,孩子坐在校车里就安全么?既然是车,不出事是偶然,出事是必然。出了事故,何谈“以人为本”?一切的一切,都不如没有校车最安全,孩子们就近入学,小一点的,不出村;大一点的,三五里地,走着跳着就到了。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安全么?难道这不是名副其实的“以人为本”么?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