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立政》中说:“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这就是“令行禁止”一词的出处。如果禁令已经颁布,被禁止的行为却仍我行我素,无疑是相当尴尬的场面。
新华社近日的一则报道中,就盘点了一些“尴尬”的禁令,如“限塑令”“禁烟令”“手机实名制”等。这些禁令,都已实施一段时间,但人们身边,不乏以下现象:低质量塑料袋,仍在一些农贸市场免费提供;“禁止吸烟”标识下,依然有人吞云吐雾;不用登记身份证的手机卡,则在一些小代理点很容易买到……
这些禁令出台的时候,即使有些许争议,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因为它们的目的是构建一个更环保、更文明、更健康、更安全的社会环境。但如今,禁而不止,为何?
禁令颁布,当然不可能指望其立竿见影,将被禁止的行为一扫而净。但至少应让人们感到,这些禁令的确得到了切实的执行。然而,在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回答是:“没人管”“没法管”“管不住”。也就是说,缺乏执行主体、缺乏执行细则,同时,违反禁令的行为太多,执行压力过大。
很可能,这些困难都是客观存在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主观不作为的行为,导致禁令虚设。比如,手机卡的启用必须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电脑控制系统,从技术角度说,手机实名制完全可以得到落实,而运营商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对“无名”手机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无论如何,禁令一旦颁布,就不该踟蹰不前。空有概念或口号,却缺乏实际约束的禁令,只会让许多人尴尬。
首先,这让政府尴尬。禁而不止,政府出台的措施成为一纸空文或存在管理空白,无疑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颁布一项顺应时代潮流的禁令,是一件好事,可当这件好事仅限于“颁布”,而无力于“执行”时,公众的失望是可以想见的。失望之后,伴随而来的往往是不信任。当公众质疑“为什么没人管”的时候,政府要承受的尴尬,显然远不止面子问题,而是公信力的损耗。
支持禁令、并愿意恪守的公众,也很尴尬。在禁令出台时举双手赞成,在禁令实施后也严格遵守,结果发现被禁止的行为依然比比皆是,周围有许多人对禁令视若无睹却不受处罚,这不啻为一种打击。遵守法规、坚守信念的行为应得到鼓励,这也有助于让更多摇摆不定、持观望态度的人加入进来。而最好的鼓励方式,就是令行禁止,使遵守规则的人得以确认自身行为的正确性,并获得认同感。
对社会、对公众有益的禁令或措施,理应尽一切可能使之持续下去。增强可操作性、明确执行主体、加大问责力度,都很重要。而这些的基础,是政府必须维护法规的权威,维护在公众面前的诚信形象。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