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能靠山寨名人过日子

2012年02月24日 07:14   来源:西安晚报   毛建国
    北京时间23日凌晨,篮球传奇人物迈克尔·乔丹通过美通社宣布,已经向中国法院起诉中国运动服和鞋类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侵犯其姓名权。乔丹表示,对“乔丹体育”甚至侵犯其孩子的名字,深感失望,并表示起诉“并不是钱的问题”。(2月23日新华社)

    恐怕很少有人想到,此乔丹非彼乔丹,这么一家企业竟然与公众熟知并喜爱的乔丹没有一丁点关系。乔丹体育2010年销售收入达29.1亿元,目前正谋求上市,乔丹体育恐怕也不能否定,企业的成长、壮大多多少少沾了乔丹的光。对于消费者来说,多数人还是把乔丹体育当成了一家有外资背景、与乔丹有关系的企业。乔丹体育虽然做得巧妙,但并不能掩饰对消费者的误导。

    近年来,抢注商标持续发生,许多地方名胜、城市标志、百年老店被抢注。这两天,还有人抢注了林书豪的商标。抢注者不仅没有丝毫道德愧疚,反而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地炫耀商标价值。而一些人也认为,这是市场意识的体现。

    这种抢注商标行为或许不会受到法律制裁,但这不是恶意抢注的理由。公众欣赏的企业,应该是诚信经营、持续创新、形象至上,在逐利的过程中坚守着道德底线。自己不去努力创新,而是利用法律的空当,抢在别人前面注册商标。我们不能因为法律不禁止,就纵容支持这类行为。放任此类行为,只会对企业道德、社会道德产生杀伤。这种踩着别人肩膀上位的做法,不符合我们对企业精神的理解。

    而且,我们很担心,当一个市场痴迷于抢注商标时,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这些年来,经济上一直有着后发优势和后发危机之争。一些人认为,跟在别人后面走,可以省下不少力气,这是后发优势。但没有想到,老跟在别人后面,跟着跟着,会上瘾的。最终,再也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跑到前面,只能在竞争中被无情淘汰,这就是后发危机。这些年来,我们的企业在商标建设上并不尽如人意,与这种抢注商标折射出来的短期思维、投机心理,难道没有一点关系吗?

    或许法律不能制止、制裁这种行为,但在舆论上、在道义上,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做法。靠抢注或者山寨乔丹过日子的企业,怎么可能赢得业界、世界尊重?一个弥漫着投机心理的实业,怎么可能拥有光辉未来?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