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天价采购揭开了昂贵票价的面纱

2012年02月21日 14:14   来源:千龙网   盛翔

  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一个色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感应水阀1.28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最后组合成总价高达三四十万元的整体卫生间;上万元的15寸液晶显示器,2.2万元一张的单人座椅,6.8万元的冷藏展示柜……这些令人咋舌的价格,不是来自北京、上海的某个高档别墅,而是我们乘坐的动车。(2月20日《新世纪周刊》)

  看到这样一份离谱的价格表,人们不得不惊叹:在异常垄断的铁路采购体系里,处处都是攫取暴利的宝藏,市场自由竞争的价格规则,距离此处之遥远当以光年来计算。如此暴利下,能进入铁路供应链体系的厂商自然绝非等闲之辈,你可以没有好的商品,但你不能没有好的关系。在铁路的垄断规则里,价廉物美从来都是顶次要的,有权有势才是最硬的“铁道理”。所以不难想象,操纵这些价格的大多都是铁道部高官。而由官员们钦定的产品质次价高,号称要用20年的产品刚下线就状况频发,更是垄断腐败的应有之义。

  毋庸讳言,天价采购的背后是天价的腐败。在一个依旧超级垄断的体系里,这样的天价腐败是否只会存在于已经结束的刘志军、张曙光时代,是很令人怀疑的。退一步说,曾经从天价采购中获得过腐败利益的官员,是否都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处,同样令人怀疑。但有一个怪异的现象倒是得到了解释:那就是在公众眼里本应富得流油的铁道部,非但未能赚得盆满钵满,反而屡屡出现亏损,以至于很多高铁项目都因资金问题而被迫暂停。现在看来,垄断的暴利与垄断的巨亏并不矛盾,因为暴利是属于腐败蛀虫口袋的,巨亏则是属于铁道部账面的。

  动车天价采购以及其后隐藏的天价腐败,并不会因为刘志军张曙光的垮台、供应商丁书苗的落网而失去追问的价值。因为,铁路采购如果不能破除垄断的机制,那么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生霉长虫几乎就是一种必然。事后追责只是一个方面,亡羊补牢才是关键所在。

  另一点必须追问的是:动车天价采购成本,都由谁来承担?答案再清楚不过,就是“被垄断”的铁路消费者。公众对于铁路价格昂贵的质疑由来已久,各种霸王条款很多,比如站票都要卖全价,比如误车不退票款。而对于价格更高的高铁价格制定,更从来都是铁老大自己说了算。《价格法》的相关规定首先是失效的:公众看不到高铁定价成本监审结论书被公布,理当由定价部门组织实施的成本监审,也由其自行组织的综合测算分析代替;《政府制订价格听证办法》同样是失效的:高铁价格从未实行定价听证,只在独自确定后公布了之。

  试问,像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这样的离谱采购成本,凭什么可以作为制定高铁票价的成本依据?无论这样的天价采购是否刘志军、张曙光时代的特有产物,无论现在的情况是否已经得到根本改观,但有一点:根据天价采购进行成本测算得出的昂贵票价理应下调,消费者不应该继续为铁路系统内部的惊人腐败埋单。铁道部愿意多少钱买一个纸巾盒是铁道部自己的事情,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天价采购的损失,但是这个帐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由消费者来买,高铁价格必须根据天价采购的离谱程度得到同等程度的下调。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