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列车采购价令人咋舌,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一个大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感应水阀1.28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最后组合成总价三四十万元的整体卫生间。这些产品均由铁路官员们指定的供应商提供,号称要用20年的产品刚下线就状况频发。(2月20日《新消息报》)
原来价格居高不下的“奢侈动车”还暗含着这样的机关。当1000元一个的部件,被采购成10000万元的时候,其成本就会以票价的形式,转嫁给每一个消费者。天价采购屡见不鲜,从花光预算到工作需要,这期间,我们只对雷人的理由进行谴责,却未必有理性的审视角度。
如果不是刘志军、张曙光贪腐黑幕的曝光,其间隐情恐怕到现在都难见之于众。但很明显,将责任归于一两个腐败分子,并不是科学的态度。假若一种制度无法杜绝天价采购的发生,反而为其大开方便之门,这样的制度难道没有问题吗?
就近来曝光的几起天价采购事件来看,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更令人纠结之处在于,每一次曝光之后,并没有见到任何改进之策,媒体披露之后,仅仅是叫停,然后当事人装模作样地出来解释一番而已。动议者、采购者都没有被追究责任,也没有其他监管部门出来就如何堵住漏洞,给予明确的说法。
时下的政府采购,在程序上其实就是自话自说,采购什么,怎么采购都由采购主体来定,结果是采购者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其采购的合理性、真实性、有效性靠什么监督?加之采购信息的不透明、不公开,使采购往往因技术审查而进入暗箱操作。最后,采购成为少数人,或者整个利益群体牟利的途径。比方“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或者“为了花光预算”,都有集体牟利的影子在里面。
越是反常的采购,越应该审查和追问。如同众多天价采购一样,“奢侈动车”更像是一封实名举报信。那些看似严密的把关程序,何以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遏制天价采购,从本质上还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问题。如何实现制度填补?一是要建立公正的第三方采购平台,使采购脱离利益主体的束缚;二是要取消不必要的技术审查,避免使之成为技术壁垒,为权力营私创造条件;三是要增加采购的透明度,从过程到结果都应公之于众,接受社会全程监督;四是要加强违规行为的问责和惩处,加大违规成本,避免违法行为打而不死,治而无果。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