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要突破发展瓶颈,中国必须在对外、尤其是对美关系中改变被动应对的传统做法,摆脱过时的外交理念与工作机制的束缚。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眼下正在访问美国。虽然两国高层互动已相当频繁,但此访仍是中美关系中的大事。由于国际环境在变、两国关系结构在变,各自国内的政治生态也在变,“中美关系向何处去”的问题,切实摆在两国面前。因此,此访不仅承载着规划中美关系未来的重任,更意味着中国将在“管理”中美关系方面发挥更主动的作用。
此次习副主席访美,正值中美关系的巨变之际。两国实力对比日益缩小,在一些具体指标方面,中国已经接近甚至略超美国;“中国何时全面超美”,正成为美国舆论热议的焦点。中国也有不少人担心战略东进的美国将成为“重大安全威胁”。更为关键的是,中美关系的这种结构性变化,恰好又发生在国际秩序的深刻调整和两国发展模式的艰难转型之际。中美关系本就是21世纪“最复杂”的双边关系,而眼下所有影响中美关系走向的因素都在变。这种情形不仅在两国关系中前所未有,即便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也不多见。高度的不确定性给中美关系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
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必须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此前,由于中国的实力、意愿以及对国际机制的融入程度等多方面原因,美国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是主导性的力量,中国的角色相对被动些。现在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中美两国的地位日益接近、利益深度捆绑,不仅“共同管理”的必要性进一步上升,而且中国有了更大发言权,客观形势要求中国必须适时发挥更积极作用。从中国自身角度讲,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在对外、尤其是对美关系中改变被动应对的传统做法,摆脱过时的外交理念与工作机制的束缚,更富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而目前正是主动搞好对美工作、积极塑造中美关系的关键期。几年来,美国的对华政策出现了不少激烈变化。但客观地讲,这种变化仍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很难说美国已制定出思路清晰、逻辑连贯并可长期执行的对华新战略。眼下,作为大选辩论的最重要议题之一,美国各方围绕对华战略各抒己见,奥巴马政府也在前三年同中国打交道的经验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反思和调整。这种反思和辩论的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下届政府乃至更长时段的对华政策。值得警惕的是,在一贯的挑衅性竞选语言背后,我们已能感觉到美对华舆论氛围正在发生某些超越选举内涵的消极变化。如不及时加以管理,势必会影响中美关系长远发展。
因此,此次习副主席访美的目的与意义,首先是稳住2012年的中美关系,防止美国国内高度的政治极化和两国之间日益累积的利益分歧冲击两国关系大局,为国内经济转型、社会稳定和换届选举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二是通过与美国政治领导、经济精英和草根阶层的接触,继续夯实高层交往、经贸合作、人文交流这三个中美关系的重要支柱,确保未来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稳定。三是继续阐释中国的“和平发展”的战略主张,展示共建“合作伙伴关系”的诚意,建设性地影响和塑造美国政府、战略界和普通民众对中国发展方向、战略意图和对美方针的认知与理解,化解战略猜忌,累积战略互信,更积极主动地引导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关评论:
“太平洋世纪”决定中美关系走向
发展中美关系需要历史眼光和宽广胸怀
人民的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基础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