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实名认证的微博网友孙亚菲发微博称,她带着母亲去逛北京朝阳公园的“国际风情节”,母亲拿出四川省发的老年证,但管理人员称只有持北京的老年证才能免费进入。这条消息在网上引来热议,微博转发近千次。国际风情节组委会和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均证实目前非京籍老人在京游览公园不能免费。(1月27日《新京报》)
老人乘兴而去,却扫兴而归,未免怅然。笔者也觉得不公,禁不住要帮碰壁的老人唠叨几句。
我们尊重老人,只因为他们是老人,而无须问他们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一笔是写不出两个“老”字的,本地老人和外地老人都是老人,都应该得到公平的尊重,都有权享受各地公园、公交、地铁、医院等单位提供的优惠和便利,一个地方只有给予了外地老人“本地待遇”才体现了尊老爱老的真谛,才实现了对老人的真正尊重。如果一个地方或一家单位厚本地老人薄外地老人甚至根本就不待见外地老人,那么,这种尊重老人的做法是狭隘的、欠公平的。
或许有人会担心——给予外地老人“本地待遇”会给某地或某单位带来接待、资金等方面的压力,会挤占本地老人的“资源”,笔者以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外地老人并不会为了几元甚或几十元的门票、车票等优惠而专门到一个地方去享受权利,提出优惠诉求的外地老人往往是“顺便”,这样的老人数量并不会多,不会给有关单位带来过大压力,另外,还有一些外地老人因种种原因长期在“本地”生活甚至工作,就像新闻中提到的那位母亲,她就是北京市的纳税人,这样的老人其实可归入“本地老人”的范畴,理应享受“本地待遇”,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挤占本地老人“资源”问题。
有关单位更不能拿什么规定说事,规定都是人制定的,如果规定剥夺了外地老人的有关优惠,那么,规定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有待调整改善。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给予外地老人“本地待遇”则是一项敬老的基本要求,做到这一点,只会让老人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希望各地都能够树立公平敬老的理念,在眼里只有老人,而不是只有本地老人。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