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上海的大街小巷迎财神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据媒体报道,市民放鞭炮的数量不少于大年夜的晚上。人们祈盼龙年大吉大利,收入再增加多一些,生活水平再提高一些。新春佳节,对于像我们这些已过花甲之年、且父母平均年龄已达90岁以上的家庭来说,我们最最期盼的是在新的一年里,老人能健康、平安。
哥伦比亚一刊物新年时说,人生三件东西最神圣:父母、孩子和信仰。春节里遇见几位与我年龄相仿的朋友和邻居,见他们面露倦色,一打听,都在为年迈体弱的老人操劳。临近过年,保姆都回家了,因平时自己要上班,老人主要靠保姆照顾,这下可乱了阵脚。送养老院吧,好的养老院登记的人很多,根本进不去;条件差的,又不放心。这样,子女多的家庭,大家轮流值班去照顾老人。有些家庭,子女也已60多岁,且身患多种疾病,要他们去日夜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确实不易。笔者的婆婆已近90岁,前几年因骨折至今不能走路,生活全靠保姆照顾。元旦后,保姆回家去了,我们只能送她去浦东的一个交通还算便利的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的工作脏、重、累,工资低,上海人根本不愿做,养老院聘的是来自甘肃农村的妇女。整个楼面住了31个老人,白天只有2个护工,要管老人的吃、喝、拉、撒。为了让婆婆安心在敬老院,我们小辈每天都轮流去那里陪伴她。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350万,80岁以上的老人已有60万。那些高龄老人,大多数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80岁以上的老人生病送医院,如不开刀,根本住不了病房,只能在急诊观察室。笔者的一位邻居的老父患心梗送一家三甲医院,小辈不忍心让高龄老父住观察室,只能咬咬牙,住进了每天要1800元的高价特需房。待老父稍有好转马上回家了。
前不久,上海举行两会,养老已经成为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人代会的六个专题审议,其中之一就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感到,目前的养老问题涉及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老人不安顿好,一个家庭哪谈得上幸福安康?由此,我们希望市、区、街道、居委会各级组织要有紧迫感,舍得投入资金,推进养老事业发展。如针对高龄老人,建立各种类型的老年医院、护理院,方便老人就医、住院;对养老院护工要加强有关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收入,让他们安心工作;街道要为老人就餐提供方便……我想,只要政府、社会和我们家庭都重视养老问题了,老人才能安度晚年,社会才能和谐。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