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心资源在恰当的时间、通过恰当的方式,发挥最大效能,不仅能使受助者感受到最实在、最恰当的爱,还能避免献爱心出现“疏密不均”,让爱的奉献成为连贯可持续的常态。
最近48天里,南京福利院的孤儿先后接待或参与了165批次、数千人次参加的社会捐赠或互动。社会各界短时间内密集的爱心造访,令部分孤儿感到疲惫、不适。
这样的新闻令人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有那么多爱心人士愿意付出时间、给予真爱、提供物质去帮助孤儿,去温暖缺少父爱母爱的幼小心灵。爱心是珍贵的,应当支持和鼓励。但是,社会各界年底“扎堆儿”献爱心,是否会“稀释”平时对孤儿的关注度?如果某些活动给福利院和孤儿带来困扰,更不符合献爱心的初衷。怎样更妥当地进行公益慈善活动,爱心人士需要进一步思考。
由此想到北京残奥会志愿者服务的一个指导原则。大意是,面对残疾运动员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且没有向他人提出帮助请求,志愿者不要贸然上前;如果残疾运动员提出需求,志愿者应当热情提供帮助。这不是“被动服务”,而是在残疾人需要的时候、以残疾人愿意接受的方式,恰当地提供帮助与服务。本质上,这是“以残疾人为本”,是尊重特殊人群的具体体现。
就帮助孤儿与其他残障群体而言,爱心人士可以将捐赠意愿等告知福利院与有关机构,根据后者的实际需求,通过双方的协调与配合,科学合理地配置爱心资源,让爱心资源在恰当的时间、通过恰当的方式,发挥最大效能。这不仅能够使受助者感受到最实在、最恰当的爱,还能避免献爱心出现“疏密不均”,让爱的奉献成为连贯可持续的常态。
社会还应理解,奉献爱心未必都要大张旗鼓,润物细无声的爱更容易被受助者接受。的确,高调慈善具有一定的示范与导向效应。然而,和谐的慈善乐章不能都是强音,更需要舒缓温馨的旋律。如何平衡二者,考验着慈善机构的智慧,也体现着公益慈善的成熟度。
报道中还提到,一些福利院的孩子因为身体存在缺陷,或是怕被问及身世,不愿和陌生人接触。受过伤害的孩子有心理阴影、有自我保护本能是可以理解的。应当指出,化解孤残儿童的心理问题,培养他们与外界沟通交往的能力,不是靠一拨又一拨的陌生人来访,而是需要心理学专业人士长期细致的疏导,需要一些志愿者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逐渐敲开他们的心门。心结的打开只能靠真心换真心,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
扶残助孤的最终目标,是让相关个体走出阴霾,走向独立,真正融入社会大家庭。为此,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关评论:
别让福利院的孩子成为捐赠活动的道具
爱,如“潮”好 还是“涓涓细流”好
对扎堆式慈善多一点宽容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