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多样化格局初步形成,但高速粗放增长的繁荣景象不能遮蔽电影产业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遭遇了一次集体失败:1994年,美国大片开始以分账发行的方式被引进,《亡命天涯》、《真实的谎言》、《阿甘正传》、《狮子王》等影片震撼并吸引了当时的中国观众。据统计,1997—1999年,美国分账影片共计在我国创造了约14.5亿元的票房收入;仅1998年美国分账影片全国票房就高达7.85亿元,占当年票房收入的一半多。国产电影票房收入市场份额一度跌至10%左右,陷入了生死边缘。同时,国产电影产量也明显减少,1997年仅为88部,比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平均年产量低约30%。2001年12月11日,中国政府正式签字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势在必行”也成为所有电影人的共识。众所周知,中国电影定位长期不明确,事业与产业之争由来已久,而观念、体制、政策上也处于矛盾和游移之中。因此,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改革是局部的、机制性的,而不是全局的、体制性的。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并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电影“作为可经营的文化产业”成为电影业界的共识,政府主管部门确定并实施了电影全面产业化改革,在制片、发行、放映经营以及外资、港资准入方面出台了系列、配套、协调的政策措施,成功地应对了加入WTO中国电影面临的种种难题和风险,直接促成了2003—2011年中国电影连续25%到40%的大幅度增长,远远超过同时期国民经济的增长幅度。
在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的改革推进中,民营资本及其他社会资本以及大量北上的香港电影人,在制片、发行、影院改造等各领域成为中国电影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兴力量,并在中国电影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民营电影企业和民营资本的推动下,中国电影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局面初步形成。与此同时,2001年院线制改革及其实施作为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彻底改变了电影市场环境,促进了电影资源的流动性,有效扩大了电影市场规模,促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和市场体系的形成,为电影行业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终端基础。
2010年,年度票房超过亿元的院线达到20条,占注册院线的52.63%;年度票房超过10亿元的院线有3条,一条院线的年度票房收益就超越了2003年全国的年度总票房。但是,院线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缺乏特色院线、差异化院线。因此,2010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
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作为现代化文化产业的基本业态、基本形态、基本格局初步形成,与国内市场相适应的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也初现端倪。但是,高速粗放增长的繁荣景象不能遮掩电影产业和电影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和问题。
学习先进经验,构建更加符合国情、符合市场规律的电影管理机制和体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升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于电影来说,电影机制体制改革仍然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电影机制体制改革要大胆冲破一切妨碍电影繁荣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一切制约电影生产力发展的机制弊端、体制弊端,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电影机制体制改革的新局面。
从一切有利于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战略出发,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好莱坞现代电影产业生产体系、现代电影产业传播体系的经验,构建更加符合市场规律、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充满活力和动力的电影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不合理的电影资源和产品分配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完善和细化电影市场体系。同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宏观层面强化版权保护,从法律上推动电影产业链的延伸和完整;从微观层面调整内部分配机制,有力保障制片方的市场主体地位、编剧环节的基础性地位,增强原创性。最终,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电影大产业,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立体化、互动性强的现代电影生产体系、现代电影传播体系和现代电影评价体系。
增强传播力,创作生产更多具有经典人文品格和健康审美品格的好作品是硬道理
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包括实现电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有相应的经济指标、票房指标,也应该有相应的文化指标、精神指标。
当下,相对于电影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的明显进展,电影文化体系建设却出现了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创意能力不足,缺乏人文关怀,缺乏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缺乏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建构和表达,存在着明显的非理性、盲目跟风的消费。可以说,电影文化体系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种种挑战,给整个电影行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电影的血脉和灵魂是文化,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它对人的心灵世界、民族精神面貌、社会文明进步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这就决定了电影创作生产必须自觉担当起应有的文化使命,以高度的文化责任感去弘扬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风尚,以优秀的作品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基石和情感基石,在繁荣文化发展大局的同时,也有力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
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动力、源泉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电影创作和生产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当代中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创作经得起人民、时代和历史检验的电影精品。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特殊规定性的文化产业,创作和生产更多的具有经典人文品格、健康审美品格的好作品永远是硬道理,是电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重要标志。
在这种背景下,切实转变电影产业发展的增长模式,有意识地把当前数量的高速增长引导至质量的全面提升,把当前电影行业的粗放型经营尽快转变为集约型成长,有效实现精品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尤显重要。
由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之路,中国电影人充满期待和信心,同时也要做足文化和思想的准备,渠成才会水到。
(作者系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