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院士”微缩了公益与私利的纠葛

2011年12月13日 07:27   来源:济南日报   李晓亮
    两院选院士,不管入选还是落选,总是会引爆舆论。上次是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因落选院士评选,此后宣布不再参与院士评选,而引起广泛关注;本月8日,中科院增选51名院士,饶毅又发长篇博文,对院士选举制进行点评,为和他同一批回国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的落选“打抱不平”。

    但是,就在同日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公布后,其中一名院士的入选,却引来了公共舆论的如潮质疑。

    这就怪了,难道普通民众的科技素养竟如此之高,已经有足够底气来对一个新晋的工程院院士的当选资格进行专业评判了?细看,这事自然是有些蹊跷的,因为这位饱受质疑的院士的专业身份多少有些尴尬———研究领域竟然是烟草专业,而且主攻方向是卷烟“减害降焦”研究。(详见今日本报10版)

    他就是谢剑平,是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入选院士消息公布不久,就被网民安上了一个“杀人院士”、“烟草院士”的不雅称号。

    看到这,你就会知道,为何有些可能上学时生物、化学等得分从来不会超过50分的网友,面对一个新入选的工程院院士,个个却变得理直气壮起来。因为在公众舆论眼里,先不论其科学素养科研能力如何,只要他致力于烟草科研,那么,他当选上两院院士,在伦理道义上过不了关,在情感上也无法接受。

    “吸烟有害健康”,只要识字的人,都已从各种烟盒、各种媒介上将这句话读烂后刻在了心里。“吸烟等于慢性自杀”、“吸烟约等于吸毒”,对于普通民众,特别是非烟民而言,这些概念早已化为潜意识。所以你不要跟他们讲谢剑平当选是否有科学依据,只要他是一个广义上的烟草从业者,对大众来说就难以接受。而科学的伦理,大多也是被视为用科技来造福人类,而非相反。

    现在“烟草院士”,则像一个反讽,“烟草”和“院士”划上等号的那一刻,就已被当成“中国科学界和中国工程院的耻辱”了。时下,烟草的“低焦”宣传,被指涉嫌商业欺诈,谢剑平的“减害降焦”理论,更被视为伪命题,因为“降焦根本不能减害,这是全世界早已认同的科学道理”。

    谢剑平备受质疑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他的身份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科研人员,更多的算是准烟草业人员。谢剑平的研究院直属烟草公司,研究经费来自烟企,这就决定了其研究不可能完全客观公益。

    这和目前中国控烟困境是同构的。中国控烟之难不仅在于吸烟者众,还在于体制特殊———烟草业政企合一,国家烟草专卖局与中国烟草总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控烟义务与行业利益之间存在无限纠葛和冲突。谢剑平身上不过是微缩了这种对立矛盾———科研的公益与烟企私利的纠结。所以,面对这样的“烟草院士”,哪怕一个没多少科技素养的老百姓,也可以大声表达自己质疑。

    

(责任编辑:王国信)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